February 26, 2006

  • <電子道路收費計劃的反思>

    曾遇到這樣的一條問題 : 你認為興建道路能否解決塞車?

    多么誘人的問題 – 答 “能夠” 大概能省掉許多時間解釋. 正如你說阿媽不是女人的話, 要花許多唇舌解釋.

    我當時的答案是 “不能夠”. 這不單純是從理論上如是說, 而是實際生活裏, 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地方是可以依靠興建道路能解決塞車. 當然, 我最後把話題帶到去我頗熟悉的 電子道路收費計劃.

    這個八個字的東西, 說穿了不過是把價格帶進道路資源分配裏去. 這東西有什么好處, 貝加寫得比我清楚, 無謂獻醜.

    想了再想, 理論上這東西天下無敵. 現實裏的需求及成本曲線不但不存在, 即使被你量度到, 它們每天也可能在變動. 如果價格是由私人公司在有競爭的情況下定價, 我倒沒有什么懷疑. 然而, 要將道路賣給私人公司或將經營權將領匯般外判, 在香港實在是天方夜譚. 實不能也, 非不為也.

    於是乎, 道路收費定必由政府定立. 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 即 :

    官員不會因錯定價格令收入比預期少/市民反響太大再繼而丟官, 或

    衙門的畢直亦與此收費計劃的成功與否有關,

    我實在很難肯定政府能定立一個能達至最有效率的價格. 尤其是在民粹主義抬頭的香港, 難保政府為某些原因定下一個很低的價格, 人們照樣駛車去中環, 然後這東西俾人吠無用, 跟住永遠再不考慮. 又或者價格定很太高, 搞到本身 “值得駕車” 的人仕都被嚇至不敢駕車. 這樣對社會危害可能更大.

    重申, 我係指政府在定價時沒有競爭, 不是指道路沒有競爭者.

    我們看過了市場失效, 而 電子道路收費計劃 是補救措施. 然而這措施又會再來政府失效. 兩害取其輕, 我連是會選擇 電子道路收費計劃.

    運輸處年底會公布最新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可行性報告. 這東西十年前技術上已經可能, 不知道他媽的運輸處還在等什么的運到. 我希望真係有生之年可以落實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Goggle Earth

    連東京迪士尼都有~~~~~~~~~~~~~~~~~~~~~~~~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