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5, 2006
-
<令人困惑>
你不會見到 KPMG, PWC, DD 或是 EY – 即四大會計師行 – 的員工到新聞透視投訴工作時間太長, 又話自己無時間陪仔女; 而高盛, 大小魔, 法興的人員也從不會相約在香港會搞什么控訴哭訴投訴大會; 麥堅時, 孖士打的律師師爺好像沒有遊行到終審法院或政府總部投訴工作量過多. 不過, 九一一之前的好時代, 國泰的機師的確曾罷工要求加薪.
回顧一下過去數週有關 “勞資糾紛” 的主要人物 :
1. 房署 (政府), 信德, 地盆工人;
2. 醫管局 (又係政府), 旗下醫生;
3. 教統局 (咁o岩又係政府), 沙皇/暴暴飯焦, 一眾老師
我相信把時間改為 “數月”, “數年” 什至係 “數百年”, 這也錯不了.
噢, 當然嘛, 香港政府有十六萬員工 (全港僱員若有三百八十多萬), 一兩單勞資糾紛, 一定有.
原因? 政府把投身該行業人仕的工作流動性完全壓制著 – 即人們根本無辦法轉行. 在沒有 “私人市場” 的行業, 或私人市場被壓制得太厲害的地方, 轉工難, 難, 難. 這是涉汲政府不守 “implicit contract” 的行為 :
政府以相對地穩定的條件, 引誘一些人入行, 私人市場開始難以競爭, 跟住萎縮; 多過二十年, 一向沿用的方法未能配合社會需要, 社會要求政府大力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大. 於是政府向已投身此行, 同一方法用左幾十年的人開刀. 這些人的 “人力資源” 跟本不能在短時間配合, 錯配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但又無法另尋高就. 當你被人迫, 就只好怪當初 dum 你入行個位仁兄. 最錯, 無錯, 係政府. 不過並唔係佢搞教改, 而係佢無俾機會你走返去私人市場教書.
這些故事可以多寫數萬字.
你覺得是那么容易 “煽動” 數千名教師上街嗎? 試下發封電郵, 訴說匯豐銀行待你太差, 叫同工一齊上街遊行呀. (匯豐在港約有五萬多員工).
******************************************************************
看罷今晚的鏗鏘集, 實在不以為然. 有精神病, 未能每晚準時放工陪仔女, 工作至十一二點的人, 難道全港只得數萬名老師如此? 有什么好值得專題報導? 每晚十點在九龍望向對面海的中環吧, 朋友. 政府抵屌之餘, 也請別要小題大做. 小城大事, 倒是可以在加州紅唱的.
倒不如做一專題, 講下家庭煮婦係如何如何地辛苦呀笨.
還有什么估計, 說五萬名教師一萬二千名有精神壓力/有關問題 (準確字眼忘記了). 屌鳩線, 青山既病人加埋醫生, 我肯定百份率係一百.
Comments (1)
呢樣我又唔同意。
呢種生活根本就唔正常,只係全香港人都慣左屈服於老闆淫威之下,將中環價值當成宗教真理。
結果只有政府員工先敢走出黎嘈,而令到其他人睇唔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