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14, 2006
-
<Pandora’s Paradox>
除了女友外, 還有不少朋友喜愛唐老鴨. 一位和我說 :
喜歡唐老鴨, 有人性, 有喜怒哀樂, 他古惑, 但心地不壞. 不像米奇, 小熊維尼整天也笑面迎人, 太假了, 不真實.
在虛擬的世界尋找真實, 在真實的世界追尋虛擬, 就是我們的生活. 直接一點, 每天活在矛盾與掙扎之中, 怎至乎用上與目的相反的方法去達到目的, 這就是人生.
當然, 世上所有事情的界線, 變得越來越淺薄與含糊.
於是乎, 老馮日寄之所以受歡迎, 全因它的拍攝手法真實 – 膊頭遮住半邊鏡頭, 不用路軌, 不打燈 - 令明明係假的故事看上去真實起來; 長毛梁國雄走進憲制裏, 是為了最終打到憲制; 我們每一天受老闆的氣, 吞客人的屁, 就是為了一天可以當老闆, 然後如此對待下屬及待從.
最明顯的例子, 就是發動戰爭, 以希望取得 “最終的” 和平.
還有梁朝偉演活了的臥底. 要捉壞人, 先演壞人. 而劉德華既反臥底, 做壞人, 又要先扮好人.
這究竟是自欺欺人, 還是要最後達到目的, 必先在短期內放棄它?
許多人想改變世界, 希望間中放底堅持與目標, 以為最後必取得勝利. 最後, 世界改變了這些人.
於是乎, 施丹為了使人三十年後仍然記得這個有血有肉的球王, 在德國足球場, 廿億對眼睛面前表演了法國武台劇劇目 : 鐵頭功怒破十字聯防.
如果以二流的劇目 – 法國拿得冠軍, 施丹光榮退休 – 作世界盃謝幕, 人們很快很容易就會忘記這球品一流, 腳法秀麗的球王. 完美的東西不真實, 不真實的東西容易被遺忘. 在一個不太真實的地方 – 包括了施丹那接近神奇既控球技巧 – 施丹做回了旺角麥花臣的中年阿叔.
為了令人們記得自己這個腳法完美的球王, 施丹像西班牙的蠻牛, 為了見紅而衝向成個球場最多仇家既臭馬, 馬特拉斯.
施丹絕對是一個一流的編劇與導演.
於是乎, 潘朵拉的那個小盒, 最終必需打開; 不釋放死亡與疾病, 我們也無法得到希望.
只是
.
.
.
.
.
.
.
.
.
.
.
.
.
.
.
希望那一天到來, 無人知.
Comments (4)
常言道:「人死留名,雁過留聲」
所以有很多人的座右銘是不能名垂千古,也得遺臭萬年
如果不想做個平凡人,唯有一係做牛王施丹、一係做馬達拉屎。
當日就是看了施大導的電影,因而決定罷打。
我始終傾向相信丹爺怕被世人遺忘
所以咁咁咁咁咁囉
’在虛擬的世界尋找真實, 在真實的世界追尋虛擬, 就是我們的生活. 直接一點, 每天活在矛盾與掙扎之中, 怎至乎用上與目的相反的方法去達到目的, 這就是人生. ‘
我喜歡你這句話, 史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