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4, 2006
-
<愛情全保, 愛情重傷>
(1) 這一篇文章, 想寫很久很久. 寫下又停下, 腦袋又便秘一下 - 腦便秘比起真正既便秘更慘. 遲d 要去學張衛健同何家勁咁買返盒腦輕鬆 – 大概等於甘油條, 或 韓國 kicker, 或者 kicker’s 朱古力… 一寫經濟, 就好似放左舊屎係機場大堂咁, 遊人四散. 既然係咁, 大家都係繼續做八婆, 繼續買壹仔, 繼續偷拍阿嬌拉.
史弟不幸地看過電視劇 <愛情全保> 數集, 劇中男女主角最創新的發明, 就是 “愛情全保” – 保險公司係你結婚及其週年紀念, 都會送予夫婦二人現金. 你鍾意叫獎金又好, 紅利又好, 總之係有舊錢就得. 係演技誇到無倫既石修帶領下, 兩人在保險界成為當紅炸子雞…….
或許我也枉讀聖賢書, 但風險管理 101 就說 “保險” 是將風險轉移及分擔, 為的是保障投保者遇到不幸時的利益, 或減利其傷害. 別將 “保險” 和 “投資” 混淆, 那祇是保險公司走法律空隙的搵錢門路 (保險受保監管, 真正賣芬既係受證監管). 投保劇中那一款 “愛情全保”, 等同係匯豐做, 又將所有儲蓄買係匯豐度咁 – 儘管我真係識人咁做. 俗語即係 將所有的雞蛋 (由左至右, 由下至上排好既係未來, 青春同獎金) 放係同一個籃度 (婚姻) 咁笨七.
如果那依夫d 咁睇, 無線既編劇, 質數係咁上下.
如果你係電視迷, 認為無線無得頂 (對手係亞視, 你打贏個六個月大既啤啤有乜值得開心?). 咁有一個解釋, 其實仲正.
婚姻, 根本係等同埋葬自己既未來. 咁慘, 保險公司梗係要俾筆安家費過你, 愛情全保完全乎合 風險管理 既原則. 仲有, 如果結婚係慘事, 咁仲可以防以道德危機既出現. 乜野係道德危機? 咪即係假結婚換獎金.
一天光晒.
呢個劇係為左曲線咁話你知, 婚姻係好多人既墳墓. 無乜事, 唔好結婚. 皆因你結婚, 身邊既人可能會領野 (即經濟學上既 negative externatity, 界外效應是也).
你睇下陳水扁? 唔係佢個女結婚, 佢使搞到今日一身蟻?
***********************************************************
(2) 如果結婚的危險指數係 5, 咁離婚並唔代表會將指數降至 1. 相反, 離婚既危險指數, 係 10.
社會上對於女士離婚, 所帶的有色眼鏡, 鏡片比想像中厚和深色. 很多人仍認為, 離婚是一件錯事, 有違道德與良心. 站在某些立場來看 – 我對宗教認識是零 – 這可能是對. 社會上的共識也可能對 : 曾與一名女仕 LC 在工作上合作, 期間她提及兒女的事; 後來史弟問其同事, LC 結婚未, 他們支吾以對. 史弟再問 LC 是否有兒有女, 他們才回答. 這大概說明一切 : 許多人怕 (自己及人家) 提及自己婚姻失敗.
我可不知道有什么失敗可言.
小王子說大意如下的一句話 : 成年人的想法及行為真是莫名其妙. 大家小時候, 不曾試就 “我至今共交過 20 位女友, 但與 70 男人上過床” 而耀武揚威一番嗎? 在本質上來說, 與你分手的 20 位女友, 與昨天在謝連忠律師樓肯簽紙離婚的前任妻子, 還有這個 “你”, 都是這廿一段關係的參與者. 結婚也好, 分手也好, 代表一段關係的終結 – 你倆或會成為朋友, 或會是敵人, 怎至乎是巴塞對拜仁友誼賽的好對手. 無論如何, 關係結束, 就是結束了.
***********************************************************
(3) 我明白現實是殘酷的. 是他媽的令人想深深吸一啖醇萬, 然後狠狠的把煙噴出的 那 一 種 殘 酷.
係電腦桌面發現統計處本 “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 Women and Men in Hong Kong- 鎖你, 無論係日常生活或者英文字母排序, 都應該係 “香港的男性及女性” / Men and Women in Hong Kong – 我肯定係有人玩野, 怕婦解份子批評政府重男輕女, 所以夾硬將男女既前後倒轉. 段估唔會係 “女” 字筆劃較少而放係前面掛…
講返本書, 本書可以係 http://www.statisticalbookstore.gov.hk/tc/index.html 按左邊既 “進入書店” 下載到. 所有統計處既野可以免費下載 soft copy. 我都知大家一定唔會去下載, 所以我會將發現到既野同列表一路講, 一路複制出黎. (希望… 統計處唔會告我咧.)
特別注意 : 以下既所有圖表, 統計及數據, 全部來自政府統計處.
分析則由本辛格主人所寫.
我最愛這張圖 (按圖放大)
1981 年, 按性別劃分的初婚年齡中位數, 男為 27.0, 女為 23.9; 2005 年, 數字分別為 31.2 及 28.0. 這首先講出阿媽係女人既事實 – 香港人越黎越遲結婚. 第二, 兩者差距, 在廿五年間分別不大 (3.1 年同 3.2 年). 這現像相當詭異 – 不容易推理為 “姐弟婚” 仍未廣為香港人接受 – 皆因過去廿五年同時出現 “老夫少妻” (不要誤以為我講緊阿叔上去娶老婆, 呢d 數字係講緊係香港註冊既人) 及 “老妻少夫” 這現象, 兩者既距離係可以無變. 可以講既係, 香港男女結婚時, 男的普遍比女的年紀大.
再睇理比較重要既呢一張 :
喪偶, 分居/離婚既女性, 在同一個年齡組別, 永遠比男性多. 即使配合男結婚時比女年紀大而將男既跳一格睇 (即 25-29 女性比 30-34 男性), 現象依然無變.
想深入一點這代表什么. 離婚係兩個人既事 (在 六十歲以前, 死亡率很低. 而且男性較高), 一單離婚, 同時間應該有 1 男 1 女係表上出現 (多數係同一個年齡組別). 而家同一年齡組別女既多過男好多, 即係話我地又發現阿媽原來係女人 – 男性重婚既比例, 比女性高得多. 倒轉來說, 即離婚對於男人係婚姻市場既吸引力所造成既負面影響, 遠比對女人既細.
而更有趣既現象, 就係 1996 開始, 失婚男人既數目, 會係 45-49 歲後下降, 但女人既數目就會隨年紀而上升! 實在太恐怖咧, 這間接指出 (所有) 女人吸引力隨時間而下降, 而男人就好似白蘭地咁, 越老越值錢.
史弟個細佬, 同我唔同老母. 除左證明我老頭隻北洋艦仲射得下, 就係表示離婚男人好似剛剛合併既電盈咁, 有一大舊 goodwill (不過唔使做折舊).
還記得劈腿同學 CL 嗎? 原來她的 “男朋友”, 是一個離過婚的男仕; 他們已經同居了.
現實, 很殘酷. 理想與現實, 相距大遠了.
***********************************************************
(4) 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又講下經濟學 (好多人又即刻熄 browser). 若果離婚對女方造成的傷害比男方大, 根據史德拉版本既高斯理論 (呵呵呵, 這和大教授的版本截然不同), 這有什么含意?
由於離婚的代價比起繼續維持一段不理想的代價高, 為左唔想背上 “失婚婦人” 呢個名, 好多女人在不自願既情況下甘願接受丈夫的不合理及暴力對待, 但偏偏又不離婚. 上帝造人, 男人孔武有力, 但不自動等於丈夫會虐待妻子. 在天水圍做三行爸爸當然比係國金返銀號的好老公二頭肌三頭肌更扎實, 但前者會對待妻子不佳, 是由於佢老婆離開唔到佢 (經濟上, 以及重婚的可能性極低). 你幾時聽過半山有人虐待妻子?
更加沒有聽過妻子虐待老公. 我指的, 當然係 “物理上” 用暴力的虐待. 我唔會忘記天下間有數以千間既男人比女友係銅鑼灣金百利崇光時代廣場, 以絕學 “連續喪拼九個鐘” 折磨至死. 也有男人比老婆渣住 (無正字個個 “渣”) 財政大權, 每月只得三百元零用錢, 連去 happy hour 都要叫金威. 呢d 先叫真正既折磨.
(第二個現象, 有一點牽強的, 就是贍養費. 我沒有做過研究, 但十單離婚要俾贍養費的案件, 十單都係由男方支付. 你會說 : “這個當然嘛, 離婚女人經濟上有困難, 所以男人要付贍養費. 這和重婚機會低一點關係也沒有”. 贍養費的多少, 會受離婚女仕的經濟能力所影響, 但要否支付贍養費, 是受女性的重婚機會所決定. 即是說, 贍養費是為了補償女性的低重婚可能性. 現在已經有許多贍養費的條件, 指出若女方重婚, 男方可以即時停付贍養費.)
Comments (12)
完全係社會學教材,如果走哂粗口的話
“就係 1996 開始, 失婚男人既數目, 會係 45-49 歲後下降, 但女人既數目就會隨年紀而上升! 實在太恐怖咧, 這間接指出 (所有) 女人吸引力隨時間而下降, 而男人就好似白蘭地咁, 越老越值錢. “
this is not surprising at all. wat’s surprising is that why this was not true prior to 1996.
but then, we can make a totall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To women, the value of marriage decreases in age (so they don’t mind getting divorced), but to men, it increases.
就算關唔關離過婚事, 呢個走勢應該都係一樣.
因為通常女人年紀越大, 就越走樣 ,在男人眼中係唔想見到既.
但男人越大, 就搵得越多錢(通常), 所以在女人眼中就越有保障.
“離婚係兩個人既事 (在 六十歲以前, 死亡率很低. 而且男性較高), 一單離婚, 同時間應該有 1 男 1 女係表上出現 (多數係同一個年齡組別). 而家同一年齡組別女既多過男好多, 即係話我地又發現阿媽原來係女人 – 男性重婚既比例, 比女性高得多. 倒轉來說, 即離婚對於男人係婚姻市場既吸引力所造成既負面影響, 遠比對女人既細.”
你說的確實是反映了現實,現實的確是殘酷的。
亦可能是因為結過一次婚又離婚後,女人至明白婚姻的本質,繼而完全失去對婚姻的憧憬。如果加上有幾分學歷、有經濟條件 (或贍養費),自己可以照顧自己,就根本不會考慮再婚。
為什死過番生,自己要再行番入地獄?! 唔好玩啦!
所以不應該有所謂「女人吸引力隨時間而下降」呢種男性主義的歪理。要問就先問各位男仕,點解有呢種矛盾的表現,明明未結婚的就怕結婚,結了婚的又想離婚,離了婚又再結婚….好似永劫回歸,究竟你們在想什?
香港法例規定離婚只有男人付贍養費給女人而沒有女人付贍養費給男人的。即使女人搵錢多過男人,仍然是男人要給贍養費而女人不用。
我反而覺得「女人隨著時間而貶值」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很「動物」的看來,結婚的其中一個重要功能是傳宗接代,女人過了四十便很難再有所作為,反而男人到至少50左右仍可以做得到。
A women worried about their future until they get married.
A men never worried about their future until they get married.
香港法例並無規定贍養費一定係男俾女,法理上可以女比男,如果個男人一向要靠女人養的話。
問題係,俾你係果個男人,都未必有咁厚面皮去拎。呢D叫男女不平等。
「亦可能是因為結過一次婚又離婚後,女人至明白婚姻的本質,繼而完全失去對婚姻的憧憬。如果加上有幾分學歷、有經濟條件 (或贍養費),自己可以照顧自己,就根本不會考慮再婚。」
來個針鋒相對﹕這不外乎是女性主義的歪理。
我不認為女人比男人聰明得多,反正自古以來被騙情的都是女人居多。
「女人吸引力隨時間而下降」
如果吸引力係對於男性而言,則這句基本上是事實。
不信的人可以去做實驗—當然不是找埃及妖后去跟小妹妹比。
結不結婚是雙向的選擇,既然妳可以談女性角度,他自然可以講男性角度。
頂多只可以說,他的解釋並不全面而已。
不全面,不等於不是事實。事實的一部分也是事實。
我覺得女性再婚率低係因為要照顧子女. 似乎大部份離婚個案, 子女都係歸母親. 做媽媽要含辛茹苦揍大化骨龍, 邊得閒去拍拖溝仔丫!!!! 而且男人通常好鬼自私, 一諗到要幫人養便宜仔女, 就幾大都晒手另頭. 做仔女既, 又唔想做油艇仔油艇女, 見呀媽拍拖就乍晒形. 咁攪法邊得黎再結婚丫!!!!
這也是。
就算男人想爭,通常法庭都會判俾媽媽,然後叫男人俾錢。
尤其如果個小朋友好細既話。
反而係咪油艇仔女不太重要,就算仔女跟爸爸,他們一樣會反對爸爸再婚的。子女本能地對父母再婚有厭惡感,就算他們明知父母不可能回頭一次也是一樣。
至於話男人自私唔幫人養便宜仔女,傳說中既後母咪又一樣係巫婆﹖
後父母對子女,平均而言比較差,是正常現象,畢竟沒有血緣關係。
所以就算個男人(或女人)唔自私肯幫你帶仔女,你都驚。
eProps是給Denise的。
我(男性)覺得文章也許說中了現實,但並不全面。同意Denise的看法。給她ePr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