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October 2005

  • 救命呀!!!!!!!!!!!!!!!!!!!!!!!!

    竟然要交 60k 稅!

    我以後唔敢鬧政府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手以後>

    大學本科時, 我曾經很喜愛一個女孩. 可惜她是我永遠得不到的那一類型. 我最了很愚蠢的事 – 不只是今天, 我做既時候都覺得很愚蠢的事. 好一陣子, 我甚至乎咀咒她永遠得不到幸福.

    到後來, 我認識了另一個女孩. 和她拍了好一陣子拖. 我很愛她. 可惜, 到後來她背著我有了別的男孩, 我也沒有想過追回她 – 愛的人得到幸福, 這是我想看到的.

    幸福, 勉強不來. 拖, 一個人拍不了. 曾有個女性朋友說, 有一天她和男朋友睡完醒過來, 發覺自己不再喜歡他, 便分手了. 原因? 有什么原因好講呢, 愛根本不是理性的行為, 沒有邏輯的根據.

    最愛還是 she_square 的那幾句 :

    你們的過去, 只是成為了歷史;
    你不用因為現在的他, 而質疑曾經發生過的事.

  • <蘭桂芳>


    呢兩日超多人… 希望聽日可以返到屋企.

  • <地標>

    呢個字係英國人既時代並唔出現係政務官的中華大字典裏. 今日我地講緊舊時起落既地標, 起既時候並唔係以 “地標” 作依歸. 新舊機場, 海旁的高樓大廈, 文化中心, 諸如此類, 都是實際用途大於任何建築上及外觀的價值.

    地標, 當然係先皇董廢帝發明. 於是乎, 政府起乜都, 要成為地標 : IFC, 西九龍天幕, 中環灣仔填海區, 添馬艦政府總部等, 全部都係所謂 “世界級” 地標.

    - 粵港澳大橋當然係地標, 仲要跨境個隻;
    - 中環三百萬一個公廁又係地標;
    - 西鐵唔少得佢個份;
    - 遲 d 既遊輪碼頭係東九龍地標;
    - 香港高增值行業既地標係數碼港.

    乜撚都係地標. 哈, 可笑的是, 灣仔地道的風味八年全數內成為四五十層既高樓大廈. 香港要成為另一個六本木嗎? 不是的話, 以文化作背景的地標, 用來幹么?

    究竟地標係乜? 董驃係乜史弟就知.

    一個只有千多平方公里的豆府潤, 大概只能付得起一個地標 – 這個一看就知道是代表香港的建築物. 這建築物等於香港存在的價值, 最重要的精神. 缺少了這精神, 香港只會成為一個平凡的城市.

    它是香港的成功之道.

     

    這個地方, 應該係終審法院 :

    (圖轉載自政府康文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Pod>

    呢個小小既東西正強而有力地改變世界. iPod 不單再是一部隨身 mp3, 未來的娛樂都會以佢作基本. 壹仔, AWSJ, Economist 隔三兩天都有 iPod 的報導, 怎到你不服?

  • <技術求救>


    印象中看過一篇經濟學文章, 是解釋唔俾專業人仕/ 醫生賣廣告既原因 (大概是保持專業人仕既壟斷地位). 文章作者好似係佛利民/史德拉/芝派學者之一. 出版日期估計超過廿五年.


    希望有人仕能話我知文章全名, 作者及出版日期.


    先謝.

  • <古惑天皇中招>


    古惑天皇中招, 對一眾後生仔黎講, 認真大鑊. 對特區政府黎講, 仲大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的娛樂事業>


    九七之後, 一落千丈. 以前郭富城賣廿萬, 張學友亞太區賣三百萬 (吻別); 雙周一成農曆年成為必看的影片.


    好些人說是翻版及 bt 令娛樂事業不滯. 肯定是有, 但影響沒有那么深遠 : 好些沒有翻版的地方, 香港歌手既唱片銷量一樣下跌; 無線既劇集一影有 bt 有水貨, 但邵爵士從來無話 bt 又盛; 這點我不敢肯定 – 外國歌手及電影的票房, 沒有像港產的跌得那厲害.


    為什么呢? 我說, 這些都是業界想向政府抓著數的借口. 他們成功了 – 看昨天的 post.


    我不想信娛樂事業是夕陽工業 : 每年也有人投放資源在新人身上及拍電影. 娛樂事業的生存模式已經改變, 而明顯地, 藝人已不能單靠賣唱片或拍戲賺錢. 魔介三部曲最抓錢的是邊際產品及遊戲, 還有贊助. 外國卡通片電影長拍長有, 原因無非是相關產品利錢豐厚.


    唱片公司有幾多靠賣碟生存? 看看卡拉ok, 商場登台, 廣告代言人. 全是額外收入. 對於英皇集團來說, 以旗下藝人於集團書刊出現賣免費廣告, 也是收入來源的一種. 又有藝人話自己識字, 學人出書 – 好些外國明星也興這回事. 好些名星也會賣內容給手機服務商, 但需求是不大的.


    不錯, 唱片收入是少了. 但不代總收入少了 – 就正如銀行利息收入在亞金之後低了, 但非利息收入高了, 補償了前者的損失. so what? 這些額外收入, 不受翻版 bt 影響.

  • <京味居>


    很喜愛那裏的拔絲香蕉. 完全是細路個陣無得食既情意結. 今晚七時多吃完面, 九時工作完畢有點肚餓, 一個人吃了一碟拔絲香蕉.


    感覺良好.


    呀~~~ 我唔要學聶海勝講野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政報告>


    儘管無乜寄望, 但意外 “驚” “喜” 還總是有. “喜” 如下 :


    - 那個無需有工做都可以黎香港居住既入境計劃, 超正. 雖然遲左人地三五年, 遲好過無;
    - 人民幣業務, 聊勝於無;
    - 屍爬三, 同上;
    - 擴大個人遊, 再同上;

    “驚” 方面 :
    - 一份報告竟然可以一邊講 “小政府”, 另一邊 “諗下最低工資”;
    - 用中環甲級寫字樓地皮作為無乜生產力既政府總部;
    - 電影發展會. 搵成龍當主席吧;
    - 除左為律師製造就業機會, 我諗唔到公平競爭法有乜所謂好處.

  • <週末狂熱>


    去左九龍站附近既 <西九龍海濱長廊>. well… 除非你有地圖係手或者曾經車經過, 否則, 你大概只能像個白痴般在高樓大廈及地盤林立既地方遊蕩… 最後學史弟咁花左四個字先搵到入口, 然後再行美國德州公路咁長 (即係見到地平線個隻) 既雙程路, 終於搵到呢條走廊. 如果你有九呎高, 可以睇到直升機場個個風車既話, 跟住佢行拉…


    入面有乜? well…乜都冇. 有條大約五百咪長, 用木地板鋪出黎既長廊. 無乜娛樂設施, 無小食部, 有廁所. 儘管如此, 還是有不少人好似史弟咁山長水遠走入去影相. 值得留意係那些十多呎高, 白色膠柱, 裏面有風鈴, 海風吹來, 發出陣陣哀號聲… 唔係, 風鈴d 聲幾好聽. 不過千祈唔好夜晚去… 此乃死牛熱點.


    見到 “迷之建築物” – 每次搭船過海或者搭東涌線, 都會見到九龍站附近有一坐矮矮的建築物, 主色是灰色, 突出的地方油上了黃色, 建築物的外形像老鼠. 成日有人問史弟個座係乜. 春知咩. 個日近距離觀看及拍照 - 此建築物在長廊入口旁, 史弟仍未掌握這究竟是什么. 是發電廠? 研究室 (即 bio-hazard 那一種, 然後史弟拿住豆鎗入去探險)? 還是街市?


    另外在長廊裏面, 又見到 “迷之建築物 (II)”, 兩層高的藍色建築物. 似和上段的建築物是同一系的. 莫非…? 真係好似 bio-hazard.

  • <年度大減價>


    用 hsbc 信用咭係 Le Saunda 買野半價. 做兄弟, 有今生無來世. 各位努力排隊吧!

    <金鐘>


    買左兩對鞋. 盛惠八百二十元. 嘩哈哈哈哈哈. 快d 到 G2000 三折.

  • <100 分的漫畫>


    叫做 “狐忍.naruto”. 史弟呢一生人睇過無數香港同日本既漫畫, 無一本及得上狐忍. 鋼之鍊金術師和 hunter X hunter 也完全唔係個皮.


    故事雖支線什多, 但節奏明快, 主線特出, 而且一點也不混亂; 登場人物數十人, 個個有自己特色性格及故事. 超正… 今天一口氣看了十本到廿九期… 我愛羅唔好死呀…


    最鍾意個個控制自己個影既配角… 很有大將之風

  • <狂推>


    兩個女孩 xanga 的連結. 有些感覺很難用文字去解釋, 你自己去瀏覽好了. 暫時文章不大多, 可以欣賞一下人家的心意.


    http://www.xanga.com/she_square


    最愛這兩句 (來自游牧人) :


    你們的過去,只是成為了歷史。
    你不用因為現在的他,而去質疑曾經發生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