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0, 2008

  • <戇鳩的人, 戇鳩的事, 戇鳩的數字 II>

    注意 : 能看得完這文, 又明白 >50% 的, 記住留言. 我會電郵你一張我用 小畫家 畫的唐老鴨 (以前畫給其他人的). 若你唔明白, 我都歡迎留言. 但好老實說, 我自己也不會翻看一次. 皆因, 我都唔明.

    前文.

    全港唯一一個識兩電利潤協議的林本利, 今天在明報發文炮轟新的利潤管制計劃. 他指出新的協議將資產折舊期大大提升. 到環境局網頁找了一找, 找到新與舊的協議. (連結 : 中電 : / ; 港燈 : / . 還有更多相關係文件在這裏)

    首先說說林本利的文章. 我不喜歡批評別人, 皆因批評人太容易. 而且, 林本利的文章寫得很好… 除了那數段有關政治制度與電力公司壟斷. 我實在很不喜歡那幾段. 為什么要寫政治呢? 全文重點根本不在那裏. 再者, 我並不認為政治制度與電力公司壟斷有關. 若你不喜歡細節, 看林本利的文章就夠.

    減電費

    好了. 首先說說人們搞不清的減電費問題. 先不計那些細節, 究竟淨看回報率由 13.5% 減至 9.99%, 電費會唔會有雙位數字減幅?

    這個問題很複雜. 增和減 是相對的用詞, 究竟是幾時相比幾時電費的 “加”/ “減”? 可以有兩個演繹方式 :

    (1) 零八年一月@13.5% 回報率 相比 零九年一月@9.99% 回報率 (假設用電量一樣)

    (2) 零九年一月@13.5% 回報率 相比 零九年一月@9.99% 回報率 (假設用電量一樣)

    看似一樣的比較, 但其實不是. (1) 中零九年電費調整, 不單包括回報率下降的因素, 還包括了因資產變動所帶出的基本電費調整 (並非指下文中的折舊因素, 而是單純指因較早前計劃落而導致兩電資產的變動). 而這些資產變動, 早已經決定了, 並非由於新的利潤管制協議所導致. 而 (2) 中的比較, 就切切實實地將因資產變動所帶出的基本電費調整, 撇除於比較中.

    用數字說明會清楚一點. 假設 零八年每度電 $1.0 (13.5% 回報率), 零九年每度電應該是 $1.2 (13.5% 回報率). 由於回報率降低, 假設減幅為 $0.2, 零九年每度電是 $1.0 (9.99% 回報率). 用 (1) 的方法, 減幅 = 0; 用 (2) 的方法, 減幅 = 0.2/1.2 = 16.7%.

    計算這一類因政策改變而帶來的影響, 要想像 alternate scenario, 即 “若沒有政策我們要付多少”, 而不是我們過去實際付多少. 用 (1) 的方法, 很容易得出的結論是 : 新的協議 (即使未計及下面因新的協議帶來的影響) 完全沒有減一毫子電費!

    而撇除純粹因資產上升/下降而帶來影響, 單純看回報率由 13.5% 減至 9.99%, 的確可以減電費. 而且減幅肯定過 10%.

    我完全明白用 (2) 的方法, 與市民付電費的現金流計算/ 想像有出入. 以上述例子出發, 我一年前付 $1.0, 今年也是呀! 根本一毫子也沒有減到. 這是沒有想像 “alternative” 的推算方式. 實情是, 若沒有減低回報率, 你要付的是 $1.2! 是加 20%

    細節

    新的協議並不單止是 13.5% 減至 9.99%. 事實上, 有些細節值得留意.

    (1) Tariff stabilisation fund (前身叫 development fund). (Schedule 3, B1(a), 以 HEC 的新協議為準) 以前只要電力公司抓多過準許利潤, 其餘數可撥入 development fund – 萬一有年抓唔夠, 可以去個 fund 拎錢. 港燈幾年都抓唔夠, 個 development fund 一早空空如也. 中電個 development fund 有 29.3億 市民多交既電費 (連結), 一直 “存” 係中電度, 其實最後都係佢既錢, 只係遲早問題. 而家個 fund cap 左係售電收入的 8%, 多左既要全部退還. 一年 8% 有幾多? 大概係 23.2 億 (06 年數字).

    即係話, 若果今年中電抓到o岩o岩好. 下年中電用戶好大機會有特別回贈, 減電費. 而 cap 左個 fund, 亦會咁程度上令電力公司無搶得咁勁, 因為搶多左要俾返市民. 以前只要肯俾 8% 利息, 個 fund 任滾唔嬲.

    8% 係高定低? 屌, 梗係高. 電力公司賺唔夠係佢既事, 關人奶事? 點解仲要市民存多俾既電費係佢度, 等佢抓唔夠既時候去拎? 若果樓下間茶餐廳同你講, 你今日食個煲仔飯一千元, 有 九百六十元係等佢其他日子唔夠錢出糧俾伙記, 交租既時候用, 等你日日煲仔飯都可以保持收正價 $40 喎! 你會點? 一拳打過去拉.

    做生意就是要面對風險, 不要接受風險, 把錢拿去買保本/ 保證基金好了. 抓不夠, 賣電賣不夠, 是做生意要面對的事情來; 抓多了所容許的, 必需要把錢退給市民, 這些不是你的, 不應該付了 8% 利息就算. 最起碼要有選擇, 要讓用戶根據當年的用量, 按比例從年電力公司拿回當所多付的.

    8% 的 cap, 更大的問題會製造交差津貼 – 今天多付的, 未必是明天能受惠於 development fund. 今日的電力成本 加上 利潤, 既然是這么多, 定價就應該是這么多. 這是市場價格.

    政府的新聞稿, 沒有提這點. 因為許多人根本不知道 development fund 是怎么一回事. 他們以為是電力公司給著數, 其實這個 development fund 和政府中的累積盈餘一樣, 本身就是市民的錢. 但相比起政府的累積盈餘, development fund 的錢可以更容易分回給應得用戶 – 根據當年的用量 (而不是到政府總部叫囂一下, 就能得到多些資源); 所以 development fund 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事. 由極度不合理, 進步至不合理, 也是不合理.

    (2) 折舊 (schedule 2, B2(c))

    不計那些新的細節 – 減排標準及其他表現指標, 新協議最大的改動就是不同資產折產率的年期. 記得每年的基本電費是大概根據以下方式計算 :

    電費 = (a) 回報率 x (b) 每度資產 + (c) 每度營運成本 (包括基本燃油費) + 每度燃油附加費

    資產是年度平均資產減累積折舊. 每年的平均資產越高, 電費越高. 再看一看, 協議中一些可直接比較的資產折舊年期 :


    Life under old agreement Life under new agreement
    Cable tunnels 100 100
    Buildings 33 60
    Generation plant and machinery 30 35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30 60
    Cables 30 60
    Meters; furniture and fixtures; sundry plant and equipment 10 10
    Engineering and general purpose computers 10 10
    Commercial motor vehicles and marine craft 6 6
    Motor vehicles 5 5
    Personal computers; office equipment; workshop tools 5 5


    (黃色為上升數字)

    沒有實際數據 (兩電的年報只有一舊 fixed asset, 沒有按資產類別再細分), 但可以想像, 估固定資產最大部份的 buildings, generation plant and machiner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ables, 所可以讓許的折舊年期全部上升!

    再看一看, 若 $1 的資產投資, 於新協議時開設計算, 所抓得的累積利潤 (即將每年平均資產乘以回報率, 以不折現的方式, 直線加起來) 會如下 :


    Cumulative return for a dollar investment % change
    13.50% 9.99%
    (old life) (new life)
    Cable tunnels 6.75 4.995 -26.0%
    Buildings 2.228 2.997 34.5%
    Generation plant and machinery 2.025 1.748 -13.7%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2.025 2.997 48.0%
    Cables 2.025 2.997 48.0%
    Meters; furniture and fixtures; sundry plant and equipment 0.675 0.4995 -26.0%
    Engineering and general purpose computers 0.675 0.4995 -26.0%
    Commercial motor vehicles and marine craft 0.405 0.2997 -26.0%
    Motor vehicles 0.3375 0.2498 -26.0%
    Personal computers; office equipment; workshop tools 0.3375 0.2498 -26.0%

    [計算方法 : straight-line depreciation, assuming a dollar investment beginning from the commencement of new SoC agreement. Approximately equal to 0.5*number of depreciable live* rate of return.]

    上表已計算 (1) 回報率由 13.5% 下降成 9.99% 及 (2) 折舊年期延長. 兩電從 building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and cables 的累積回報不降反升! 這就是由於新協議的延長折舊年期, 所引致 (累積) 電費上升! 這和上述由於純粹因資產上升而電費有改變是有所不同.

    一些沒有延長折舊年期的資產, 所帶來的累積回報有所下降. 然而好些資產的積累回報有所下降, 但比起沒有延長折舊期, 減幅已大大減少!


    Cumulative return for a dollar investment % change
    9.99% 9.99%
    (new life) (old life)
    Cable tunnels 4.995 4.995 0.0%
    Buildings 2.997 1.6484 81.8%
    Generation plant and machinery 1.7483 1.4985 16.7%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2.997 1.4985 100.0%
    Cables 2.997 1.4985 100.0%
    Meters; furniture and fixtures; sundry plant and equipment 0.4995 0.4995 0.0%
    Engineering and general purpose computers 0.4995 0.4995 0.0%
    Commercial motor vehicles and marine craft 0.2997 0.2997 0.0%
    Motor vehicles 0.2498 0.2498 0.0%
    Personal computers; office equipment; workshop tools 0.2498 0.2498 0.0%

    四種延長折舊年期的資產, 其累積利潤回報就大大上升!

    為何buildings, generation plant and machiner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ables 的年期延長, 一來是由於這四種資產佔最大比重; 二來是為電力公司留下一手, 讓他日要開方電力市場, 而要新電力供應者向兩電 (強制) 購買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cable 的使用權時, 要付更高的代價! 林本利的文章亦有提及 (其實我是抄的).

    若你懂這點, 就會發覺, 若上述四種資產在新協議前已投入服務 (計算在 SoC 的資產內), 而原本所剩餘的折舊年期越短, 因新協議延長折舊期所得的額外累積回報, 就會越大!

    用一點例子說明. 若扣減折舊後資產淨值為 $1.0 的 cable 原本只剩一年折舊, (假設) 根據舊協議零九年所得的利潤 (回報率為 13.5%) 為 : (1+0) /2 * 13.5% = $0.0675. 由於只得抓得一年的利潤, 其扣減折舊後資產在 一零年為 0, 所以累積利潤是 $0.0675 (只計算零九年). 但在新協議下, 其折舊年期由一年加至三十一年, 其累積利潤 (回報率為 9.99%) 就為 : (1+0) /2 * 9.9% * 31 = $1.548! 足足多了 20 倍!

    一般的資產, 除非出現技術突破, 其經濟性命都是頗穩定, 不會作出輕易改動. 上面的推理顯示, 改動折舊期會對電費有深遠的影響. 觀乎政府在新聞公布中對延長折舊期隻字不提, 既沒解釋為何將折舊期延長, 更勿論提及這些更改對電費的長遠影響.

    更重要係, 報章及尊貴的立法會議員, 對此置若罔聞, 來來去去只識爭拗  9.99% 是太高還是太低. 若非林本利 (他今天的文章實在有料到), 香港人給人o厄左隻豬都未知! 所以曾蔭權能當一個特首, 將香港人玩弄於股掌中, 不無道理. 要普選, 可止 2017! 單憑這點, 2117 也不必有普選.

    股價

    這點我不想說太多. 金融市場及股票價格最能反映資訊. 不錯 (1) 兩電除 SoC 外也有其他生意, (2) 股價會受大環境升跌, 然而在新協議公布後, 兩電股價並沒有下跌, 也反映了市場並不相信回報率下降會令兩電利潤受損. 

    結論

    這就是為什么說魔鬼在細節裏! 再重申, 由於我沒有細分數字, 所以不知道一些沒有延長折舊期與一些延長了的資產, 加起對電費的淨影響是升還是跌.

    然而, 我一個小市民沒有, 政府與電力公司肯定有這些數據! 說肯定, 是由於 (1) 兩電是上市公司, 他們的固定資產要做核數, 每一組資產也有 serial number, 用來做折舊的計算; (2) 兩電的資產投資需要政府批准, 所以政府也會有同樣資料! 只要依照新的協議, 與假設舊協議照蕉的方式去推算, 肯定可以知道電費的減幅有多少! 不論是以第一部份中方法 (1) 或 (2) 去做, 也肯定能計條數出來!

    政府及兩電拒絕透露電費有否雙位數減幅, 原因肯定不是決定不了計算方法, 即 (1) 或 (2)! 在計算方法 (2) 中要計算減幅, 是無需要知道未來的耗電量的 – 因為兩個情況只有回報率及折舊年期的不同. 只要知道這點, 我就更加肯定無論是用那個計算方法, 減幅在第一年也沒有雙位數. 而當計算了第一次, 之後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年也能以一些假設而推算出來. 由此推理, 未來電費肯定不會比舊協議下增長得較慢/ 更低.

    或者數字推算有錯, 但單憑這些推理 (重複獎賞, 再生能源較貴, 延長折舊期), 我就幾乎可以肯定,

    長期來說, 電費沒有減!

    最後都係個句 :

    食撚屎拉!

Comments (10)

  • 史兄,我睇完你最尾個句,我大約明白篇文五成了……

    雖然,我一睇就係睇最尾個句

  • 煲仔飯果度好撚正,不過應先假設唔食煲仔飯無野食。
    呢兩條撚屌係咪duopoly?

    係喎,你有我email架啦。

  • 史兄,果然勁!

    我自己譯年報呢0的0野,都懶得睇到咁詳細 (抵死在我仲係有譯電力股0既 – 不過係大陸0個0的)…

    折舊影響講得非常詳細;一般公司資產完全100%折舊晒會開心到暈 (唔使再 amortize 落條數度),但兩電就調轉,折舊越拖得長,反而仲可以靠 remaining life 0既 residual value 調轉頭賺耐0的賺多0的,不愧係股界不敗神話 – 年年派 5 厘息,仲唔使學人玩金融毒品,坐響度有得食,開多0的廠又可以話「資產大0左成本多0左 x^&(*!^」屈機加費,做佢0地股東,正呀!

    係咪真係有唐老鴨先…?

    :P

  • 應先假設唔食煲仔飯無野食>>>呢句好中, 是development fund及準許利潤存在的理由, 亦是曾九政府外強內虛的施政底下, 縱班大公司縱到咁既因由.

    在去年煤炭價格漲咁多的情況下(文件話8成喎), 計緊會唔會有反彈添, 所以長遠黎講電費係唔會減既,

    剩係折舊一part睇唔明, 算唔算明一半? 

  • 史兄,我最明白係最尾三句……總括意思係香港市民由再次俾政府和兩電笨!

  • 我相信我明多過50%。不過我想要其他獎品。

  • 小朋友(我)冇諗過原來電費既計法係咁屈機..
    死啦,點解o的議員咁能蠢架?
    不過最灰都係唔可以唔用電,簡直係強姦.

  • 大概明白,應該要快D去入兩手了。

    折舊年期呢樣野,真係冇乜理由。
    就算政府話「鼓勵電力公司更新設備」而堅持不延長年期,亦大條道理。

    始終,當一個政府不需向市民負責,自然就對小市民的利益愛理不理。

  • 史兄

    擱淺成本是什麼????

  • 擱淺成本應該是 sunk cost.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