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4, 2009

  • <我的童年 6>

    [原文登於 2009 年 1 月; 在 2009 年 4 月加上了有關外公的更新]

    大概是半年前吧 (零八年一月), 那個置外婆不顧的外公, 從加大拿回來, 到媽的家吃飯.

    飯後我盡所謂乖孫的義務, 陪他搭地鐵回家.

    他一整程車也在說生兒育女的事情. 口若懸河.

    可憐的我已年多沒有拍拖了…

    最後, 他若有所失地說, “人老了, 都是想有個伴“.

    當時我並不明白他為何如此感觸.

    *********************

    大時大節, 我們也會去外婆家做節 – 農曆年端午冬至聖誕 – 這是一個習慣. “我們” 包括表弟一家, 細舅父, 兩個已結婚的阿姨. 就算有什么更加重要的事情, 什么榻樓, 什么海嘯, 股市樓市跌個稀巴爛, 也一定要去吃餐飯.

    零八年中秋.

    晚飯前, 外婆打完麻雀, 召喚我到她房間. 外婆是女生, 但我知道她不會和我談心, 一定是有什么 “筍野” 益我. 於是乎, 大呼小叫一輪後, 我興高彩烈地走到她的房間.


    “我俾 d 野你”

    “阿婆, 有乜益我? 係咪股票? 十手匯豐 ?”

    順帶一提, 當時匯豐好像還有 $100 一股…

    阿婆沒有理會我 – 外婆厲害之處, 是耳朵外掛了一個隱形的聲音過濾器, 不喜歡的說話, 說話會自動被過濾 – 繼續開她那細小的抽屜.


    “拿, 戴左佢”


    “唔撚係呀嘛…” 即使再尊敬外婆, 心裏也暗地裏屌了一聲. 情形同我阿媽拎碗唔知乜野既黑色液體叫我一飲而下一樣.

    是一條十字架金鏈, 十字架上還有一個耶穌.


    “下, 我唔信呢d 野嫁喎.”

    “戴左佢” 過濾器明顯又發揮作用.

    下….” 我還沒有說完, 阿婆就將頸鏈穿到我的頸上.

    不相信那些東西, 就不要戴.

    我一直沒有將鏈除下.

    這大概代表我對外婆的尊重.

    *********************

    曾經有兩隻銀戒指 : 一隻是十八歲時媽送的, 一隻是廿一歲時自己買的. 兩隻都我都一直戴著 – 直到我在一個月內先後不見了. 當然, 右手的另一隻戒指, 左手的銀鏈 – 是自僱 J 與 阿陳在我廿 X 歲生日時送的, 今天仍戴著.

    好害怕不見了金鏈. 有理由相信, 這種提心吊膽的感覺, 會一直到我真的不見了金鏈為止.

    *********************

    尊敬外婆, 其實沒有什么特別原因.

    從我懂事開始, 外婆已經沒有踏足職場. 書應該讀得不多. 曾經抽過 555 煙, 據說是年青時坐在邊打麻雀邊抽煙的家婆旁, 家婆隨手拿給她抽的. 外婆只是一個很平凡的女人, 只是一個帶著六個仔女 (後來大姨媽去了荷蘭), 孤身走天涯, 獨力養大一眾人的女人. 外婆帶著自己的老媽 (已離開了的太婆) 經過八年抗戰, 湊著六個大小朋友, 遇過暴動旱災制水, 還有種種. 這都是很多人外公外婆的經歷.

    外婆那一代吃過的苦, 巨大得我們無法想像.

    我覺得尊敬外婆, 是件很理所當然的事.

    對著外婆, 講道理是多餘的. 這不是說外婆不講道理. 老一輩的, 都有自己的世界觀. 他們覺得應該怎樣, 你就得怎樣. 再者, 外婆有著那個隱形的聲音過濾器, 有時候索性當聽不見. 外婆也沒有強迫過我或其他表兄弟都什么. 只是她打麻雀時會發嚕蘇, 經常說自己沒有糊牌 – 即使她不過是一局沒有糊牌.

    外婆很疼愛一眾孫兒, 姐, 我, 兩個表弟. 但原來我小時候曾說阿婆偏心, 只錫姐. 又記得一二年級的時候, 我入院割包皮, 從手術出來後, 怎樣也不讓外婆看我的傷口. 可是外婆仍每天看我.

    對於外婆舊時的記憶, 實在很破碎. 我對於自己以外的人, 記憶也十分破碎. 兒時與外婆的片段, 就只有她經常打麻雀, 還有每星期也會給我一百元. 很疼一眾孫兒.

    *********************

    [以下是豬o翕, 不看對文章整體性沒有影響. 反正就是豬o翕嘛... 反而全篇文章不看, 對你人生也沒有太大影響.

    社會進步, 每一代也過是越來越 "舒適". 媽那年代沒有免費教育, 姐的時候中三要考淘汰試, 到我那時只怨課室沒有冷氣. 偶爾有學生自殺, 對我來說就已經是不可思異的事. 在上一代的眼中, 一個女友, 一把網上武器, 對於他們吃過的苦, 簡直是九牛一毛. 客觀環境是改善了, 但情緒心理壓力問題越來越巨大. 我是無法理解下一代所面對的問題.

    也好像偶像這回事. 上一代的永遠不知道為何一代的偶像會不如一代. 那是記憶力與淘汰的問題. 每年出產的歌手, 起碼三五十人. 而今年出道的, 十年後仍能屹立, 幸運的會有一兩個. 當我們拿著到今年成為傳說, 成為傳奇的人來比較今天的三五十人, 一定比他們優勝 - 這些人大多會被淘汰, 但由於我們看到的, 只是十年前成功的例子, 而那些陸家俊呀, 陳山聰呀, 早忘記了. 你拿著王菲來比官恩娜, 很難不取得壓到勝的優勢. 但當年還不是有人拿林憶蓮來比王菲?

    這又是為什么我們總覺得以前的東西 - 人物, 建築物, 事情 - 較 "好", 較值得懷念. 不好的, 早已淘汰, 留下來的, 比起今天仍然是良莠不齊的, 一定會優勝.]

    *********************

    再前陣子, 大概是端午吧, 吃完飯大家又在看電視. 不知電視做著什么節目, 外婆又一個人走入房間, 出來時手拿著一疊照片. 相中人是外婆與外公. 二人大概是廿歲出頭. 外公, 真的英俊到不得了. 我是認真的. 他比起我見過的任何一個明星 – 不論是七十年代的謝賢, 八十年代的張國榮, 九十年代的華 dee, 還有什么吳彥視, 梁朝偉, 半點也不遜色. 真的很靚仔.

    姐, 我還有表弟也沒有看過這些相. 一看見又大呼小叫. 實在很靚仔.

    靚仔, 沒有本心. 是對的.

    可惜, 男人根本就沒有本心. 高矮肥瘦有錢無錢有冇學識. 橫豎他朝君體也相同, 倒不如找個靚仔點, 有錢點的. 我是相當支持這論點.

    我曾說過, 當年外公置外婆於不顧. 那時候, 阿公是為了某些我也不清楚的理由, 揀了小老婆而放棄了外婆. 我不是說外公應該/ 不應該選擇外婆, 而放棄小老婆 – 無論他怎樣揀, 總有人受到傷害.

    端午後不久, 外公便從加拿大回來, 郅媽的家吃那餐飯, 我陪他搭了那程地鐵.

    後來我回家吃飯, 提起地鐵那事. 媽想了一想, 說了完整個故事給我聽.

    *********************

    “你外公的小老婆, 年紀和我一樣.” 媽一臉不好意思的說

    “下? 找個和自己個女年紀一樣的人當老婆?” 我預期中的反應, 大概是媽一臉不好意思的原因…


    “你外公大概在四五十歲的時候, 他們才走在一起, 小老婆也二十多三十.”

    “外公果然貪圖美色…”

    “他只是希望老了, 有個人可以照顧自己. 若選一個年紀接近的, 可能比自己早去, 也有可能倒頭來要照顧她.”

    外公是自私嗎? 我不知道. 反正許多人結婚, 也是希望老了很個伴侶在身邊. 有時候人是需要人陪, 需要人呵護, 需要人照顧, 但不知這是不是結婚的原因. 反正, 他們那個年代的婚姻, 是必須品, 不是 奢侈品.

    對外公的期望, 可以理解; 若不是發生在外婆身上, 也可能很合理. 外婆生了七個仔女, 大姨媽, 我媽, 大舅父, 細舅父, 三個阿姨. 在那個年代, 不算很多. 可是, 七個也是人. 為了老了有人可以照顧自己, 就丟下七個仔女不顧, 我無法接受. 

    沒有停下來, 媽繼續說.

    “大概是零八年年頭吧. 外公的小老婆中了風, 現在反而要由外公來照顧她.”

    我搖搖了頭, 望出窗外, 默不作聲. 媽也沒有再說下去.

    小老婆中了風.

    外公呢? 好像八十多歲 (忘了他多大) 食得, 飲得 – 還可以飲威士忌, 經常加拿大香港兩邊飛. 外婆呢? 比任何人還健康, 只是沒有麻雀打的時候, 會有一點點病痛; 沒有糊牌的時候會大呼小叫.

    許多事, 冥冥中有主宰.

    我更肯定如果有所謂的因果, 不會以直線進行 – 不是你傷害了人, 人家就找個人來害你. 你最引以為豪, 用以傷害了人的東西; 他日會倒轉來傷害你.

    *********************


    千秋不滅, 萬世輪迴.

    這次不是阿公, 是我的爸.

    事情又簡單, 又複雜.

    簡單的是, 許多父母學識不多, 夫妻/ 父子年齡相距大的家庭, 都有同樣的情況. 去某些較多低收入家庭的屋村看看, 大多差不多. 當初想找個人照顧自己, 後來演變成被人牽著鼻子走. 想生個仔傳宗接代, 可是兒子又不生性.


    複雜的是, 事情並沒有解決方法. 起碼你不能去實行那解決方法. 例如, 你兒子洞房時發現陽萎, 但作為父親的人總不能像玉蒲團 2 中的徐錦江般, 代兒子去洞房 (對不起, 我知道這時候應該用些較認真的例子…). 朋友, 可以講道理; 男女朋友, (有時候) 可以講道理; 同事, 可以講一下道理. 惟獨親人沒人么道理好說. 有些事情, 他不肯去做, 你就怎樣也無法說服他去.

    一旦對方反臉不認人, 自己變得六神無主, 好像生活失去了依靠. 為什么會這樣?

    張學友的情書, 有幾句歌詞是這樣 :

    等待著別人給幸福的人, 往往過得都不怎么幸福.

    當天我看到的那個表情, 和阿公在地鐵上的, 一模一樣.

    我不想改變世界. 可是, 看著事情在你面前, 沿著已知的劇本一直推進至死胡同; 自己卻無力改變, 那種乏力感, 特別難受. 你明知事情會變成那樣, 下場會那樣可憐, 你只能眼巴巴看, 什么也不能做.

    為讓自己好過一點, 我想起以下的一番話.

    *********************

    Eventually we come to know and understand a lot of things, but it’s too late because a whole life has already been determined, and undermined.

    Though, being early does not mean that you will or can make any change.

    *********************

    零九年四月. 天氣陰晴不定, 有時候烈陽普照, 有時候烏雲大雨.

    早兩星期, 外公上來吃飯. 又嚷我快點結婚. 不久後, 媽說, 外公著她向外婆轉達以下訊息 :

    我 (外公) 想與你 (外婆) 再一起.

    嘩哈哈哈哈. 我聽後不禁仰天長嘯. 世間竟有如斯厚顏, 如此無恥之徒. 自己揀了一個小老婆, 拋正室不理; 數十年後想再續前緣. 他竟然可以有這樣的想法之餘, 更勇敢地說出來, 我實在甘拜下風.

    媽說, 她第一句便是問外公 你是否老懵了.

    好. 是個一流的回應.

    媽續說, 有傳言外公的小老婆中了第二次風後, 離開了人世. 大概是阿公無人相伴, 所以要說這樣的話來吧.

    原來, 有些決定, 你要到數十年後才知是錯誤, 可惜已是悔恨難返.

Comments (27)

  • “一件網上武器,一個女友,比起打仗不算甚麼”,其實也未必,只是往往回頭看好些事情,它們都突然變得渺小。

    而且王菲這個例子太差了,你在歷史上也找不到人可以跟她比的。

    “回憶哄騙我旦凡失去也是美”

  • 外婆帶著自己的老媽 (已離開了的太婆) 經過八年抗戰, 湊著六個大小朋友
    ↑我想你媽年紀也應該至少七張啦吧?

    如果事情真的沒法子改變的話, 我會學你外婆, 選擇性失明或失聰, 當無事發生

  • 曾經鄰居當著我親爸的小老婆面前問了我一個問題,她說︰「妳覺得你阿媽係咪好衰?」
    .
    .
    .
    十多年了…親爸仍每星期在他的小老婆與我的親媽兩邊游走。(冥冥中有主宰)

  • @hope_season - 

    …er… 湊著六個大小朋友那句, 應該是接著 “遇過暴動旱災制水”. 好像寫得不太清楚呢. 多謝你提點.

    @adrianlu1026 - 

    ….那是什么? 暗語嗎?

    @exist2 - 

    妖…王菲未出來 (及成名) 前, 也大概有人說鄧麗君一樣吧. 唔好研究豬o翕個幾段拉… 有心機同時間 (又開空頭支票咧), 再諗諗點寫好.

  • 曾經想過,上一代的人的經歷都拿來與baby boomer以後的人的經歷比較,是否恰當?他們當時都經歷戰亂,淒苦確是淒苦,但當一整代人都經歷相若,能比較的都是周邊的同代人,其實是比較不到甚麼。

    當然,我不是說風涼話,他們所吃的苦和我們這一代的苦不可同日而語。每個世代都總有他的限制和苦況吧。

    我讀了呂大樂的《四代香港人》,無可否認第二代人(即戰後嬰兒)是盡佔天時地利的。但是否過份美化/簡化那個時代呢?到今天,遇到金融海嘯,七八十年代時已經上位的第二代人,都可能面對裁員等情況,更何況是當時未上到位生活僅夠糊口的那一群第二代?別忘記黃金時期都有高低之分。大學畢業找不到一萬月薪的第三第四代人,比人到中年才再面對轉業裁員的第二代人,可能是幸運也說不定。

  • 你家裏的關係都挺複雜的……  

    @lwhite001 - 你爸你媽都好勁!竟然可以一直這樣維持到現在…… 

  • @Frostig - Um….我都好佩服,俾著我就各不相干。

  • @lwhite001 - 

    這可能是不讓任何一方失望的方法.

  • @maze7778 - 

    大家佷多時也會用自己的經歷來教訓下一代. 事實上, 每個人也只能有自己的經歷. 四代香港人, 是不錯的. 尤其是談到父母對兒子的期望, 與及考試的那些描述.

  • @relgitsjg - 或許吧!這是他們最好的解決方法,而我就順著母親的意旨的,她決定怎樣便怎樣,對一世的是她。對我而言,這種狀況絕不可發生在我身上。

  • wish your por por good health in 2009 and the years ahead

  • 史兄, 我搵到1篇文d文筆好似你wor
    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9541195
    是唔是你出ga?

  • 若然我是你外婆,一定唔會答應。orz…..(請恕我直言)

  •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life. I respect your grandma a lot, and there is nothing more embarassing for a man to come back to someone who he left behind so many years ago, and in front of his daughter and grown-up grandchild. I guess it is just like what we always say: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The end result comes back in ways so unexpected.

  • 三個月後再看一次,味道又不同了。

  • @david_0624 - 

    哈, 不是的. 我不喜歡在討論區出文章. 要將粗口變成 x, 大家都知道那代表什么粗口 (但文中的 “這是給你x行為的機會”, 我卻不知道代表什么), 這沒什么意思.

    多謝你的分享.

    @lwhite001 - 

    我阿媽並無轉達外公的意思. 無謂因為一d 無謂野屋企人係度討論/ 嘈.

    @fever - 

    exactly. that’s the 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 think it is embarrassing for him, and for our family as well for having him as our grandpa :)

    @adrianlu1026 - 

    是的. 多了一點色情味道吧…

  • 都唔知笑好定喊好

  • 我想…你外公貪圖美色敢情是的!! 不過, 人, 尤其是傳統中國人, 總喜歡找些冠冕堂皇大義凜然的藉口 — 如: 後宮佳麗三千不過是要為多生龍種….之類. 所以那個”想老了有人照顧”大概都是如些道理吧!!!!

  • 謝謝你讓我們看到這些,把自己剖開掏出一部分放在人前,除了素昧平生所以無所忌諱,也多少需要一點面對的勇氣罷。

  • @caramel0o - 

    個陣我笑左. 老姊都係. 哈哈哈

    @marcellabear - 

    哈哈. 男人邊有唔咸濕. 哈哈哈哈哈

    @water8694 - 

    嗯. 謝. 可以做到合理地隱惡揚善 (或者倒轉), 又有人有共鳴的話, 多說一點個人的事, 倒是有趣.

  • @relgitsjg - 說吧,我們都在聽著。

  • 會否過份/自以為是了一點?  

    算了吧,人會犯錯,是因為他們當時「錯得起」(或者以為自己錯得起,甚至誤會自己根本沒有錯),過了若干年,才知道自己當年其實「錯不起」…… 

    反正,你能做的就做,沒法管的就別管吧!「心安理得」就算了。  

  • 北面有好多年輕貌美、體壯力健既女人 bor

  • 你外婆好tough! 看完,想起我已去世, 都係好tough 的外婆.

  • 寫得好真, 好感動, 留個cm比你!!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