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9, 2009

  • <我的童年 8>



    寫老姊是件很困難的事. 這篇文章, 原本是想在老姊三月底時登出, 高興一下的 – 但反正只有我一份人高興 (無屋企人知我 xanga), 懶下一點, 懶下一點, 結果到五月才寫好. 好了, 總之, 老姊就是難寫的一個人.

    我一直也搞不清楚老姊是個怎樣的人. 老姊, 老爸. 一家四口, 當中就有兩個我搞不清楚的人. 父親與兒子應該怎樣, 姊與弟應該怎樣, 我只能憑空像想. 我對親情的了解, 是從媽及她的家人中感受的.

    小時候, 老姊與我的關係, 一直很惡劣. 惡劣也許不是個貼切的形容詞, 因為惡劣, 代表你與這個也有點密切的關係. 我和老姊, 簡直就像活在兩個不同的家庭. 這不是好與不好, 優秀或是差劣的分別, 而是我們好像沒有太多的共通點.

    小時候, 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共通點 : 我較勤力讀書, 成績中上; 老姊經常懶懶行, 只希望得過且過. 我較文靜, 不多說話; 老姊較好動, 喜歡四處去, 經常說話 (據稱還特別喜歡在嚴肅的場合亂說話); 我十分孤寒; 老姊 “洗腳唔抹腳”. 我是男生, 她是女生…

    沒有太多的共通點, 大概是因為老姊在七八歲之前, 是外婆負責湊的. 老姊, 大表弟及表妹 – 每個家的第一個小朋友, 也是由外婆湊大. 為什么要這樣安排, 我不知道. 好些家庭則是由祖父/母湊第二個小朋友. 還住在荃灣時, 老姊都會到鄰街的外婆家做功課 (還是玩耍睡覺?), 晚飯時才回家. 我四五歲前, 很少和她接觸.

    每年暑假, 我與老姊的接觸會多一點 – 大家都會在重慶大廈, 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但我發覺, 我一直沒有怎么當過老姊是姐姐; 老姊也沒有當過我是小弟弟. 一起玩時, 我們只是獨立個體, 她沒有怎樣的照顧過我, 我捉人時, 也沒有考慮過她是我姐姐. 我經常以為一般的姐姐, 也會好好地照顧小弟弟, 偶爾會買他汽水, 膠擦; 小弟犯了過錯會幫他孭鑊. 可是, 姐姐好像從來沒有這樣做.

    是的. 或許她覺得我已經什么也有. 老爸是個 “傳統” 的人, 家中非要生個男孩不可. 他對老姊, 與對我, 是有天壤之別的. 這個就連小時候的我也知道. 老姊想要新的文具, 總會被人斥責 “又買?” 若然是我開聲要的, 大概沒有什么問題吧.

    ————-

    老姊天生有哮喘, 體弱多病. 經常出入醫院. 我偶爾也有小毛病, 除了割包皮 (這個好像不是病吧…), 第一次住醫院是小五的事. 那個時候, 隨兒攜帶的哮喘噴霧藥還沒有流行. 好幾次, 老姊就試過突然病發, 要停下來休息. 幸好她的哮喘還不算嚴重, 未試過有什么意外.

    老媽常說, 哮喘無得醫, 老姊多做運動的話, 可能會減少哮喘發作的機會. 偏偏老姊做討厭就是做運動. 我記得, 搬出尖沙咀後, 老媽也會叫老姊上學前到九龍公園作簡單的運動 (不外乎是伸伸腰, 做一下伸展動作). 每次老姊做運動, 總是哭著臉出門口. 聽媽說, 老姊去到九龍公園, 會一邊抽搐地哭著, 一邊做著運動.

    至於老姊上學前可以去做運動, 是由於她讀的小學, 就在九龍公園後面 (在廣東道); 而她讀的中學… 也在小學的旁邊 (也是廣東道). 實在方便. 其實, 在老姊未升中學前, 尖沙咀老家的對面, 有一所中學; 老媽老姊常說, 在對面讀書也不錯, 八時打鐘, 七時五十七分落樓, 還來得切.

    可惜未到老姊升中學, 對面的中學已經執了 – 我一直以為, 除了機舖, 學校是另一樣不會執笠的商店 (當年還沒有殺校這回事). 很多年後才知道, 姨丈也曾在這間執笠中學就讀. 而幾個阿姨及舅父讀的中學, 也執了笠…

    於是, 老姊一直沒有怎么運動. 但後來哮喘自然痊癒了 - 據說到了某個年紀, 若你的哮喘斷了尾, 你這一生也不會再有哮喘; 若你斷不了尾, 便會一世也有哮喘.

    ————-

    不僅沒有好好照顧我, 她總常欺負我.

    我記得一次在家門口, 她無端端往我的左邊面上抓, 差點就抓到眼去了. 但左邊面仍是損了. 姐姐不僅沒有說對不起, 後來更笑我的面像龍威戰士那個豹面女主角一樣, 塊面有豹的斑點.


    一直笑, 笑到我康復為止.

    那些龍威戰士的斑點, 還有一個在我左邊面上. 每看到這斑點, 當天她抓我的片段就會在眼前重播.

    ————-

    少時候, 媽買了一隻勞力士. 我只知道是很貴的手表. 一天媽氣急敗壞地說, 手表上鏈的針斷了. 問是我還是老姊做的.

    我知道是老姊做的…. 因為我跟本沒有見過那隻手表.

    可是老姊沒有認; 不是我幹的, 我也沒有認.

    媽為這件事, 說了我們數年. 而姊也會偶爾揶揄是我做的. 但我沒有做過.

    ————-


    長大了一點後, 有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 我與老姊的關係差到不行. 在家中見面也不會打招呼, 長期互相不瞅不睬的情況, 好像維持了很多年. 最差的一段時間, 是對話只會互相揶揄. 直到我搬離尖沙咀, 長大了 (又是借口), 和老姊的關係才好了一點. 和爸的關係, 也是搬到中環後才開始好轉. 幾乎任何人離我遠一點, 和我關係就會好一點. 由親人到好友去女友再到朋友也如是.

    “適當距離的親密”, 我如是說. 好像, 與多太親密的人, 沒有一個有好結果. 反而時近時遠, 若即若離的, 才能維持長久而良好的關係. 速率 x 時間 = 距離, a * b = c, 我如是說.

    ————-

    當年高考, 壓力很大. 高考是我最後一次專心地做一件事. 一年多, 只顧著讀書. 不用上學的日子, 早上起床, 溫習到晚上十二時才睡覺. 壓力大, 心情也欠佳.

    一次不知怎么, 與老姊吵起來. 她氣忿地說了一句 : 我專打落水狗, 你唔好考得唔好! 我專打落水狗肉架

    然後不要成為落水狗, 成為我讀書的部份動力. 好些時候, 為了不讓人看扁, 就是我讀書的動力. 讀文科不過是要讓同校的人知道, 文科可以出一個很叻的人. 後來, 我終於入了大學, 選到了自己想讀的科.

    我是幸運的. 家裏小康, 加上重男輕女, 我一直不乏物質; 上學一直懶懶行至高考, 但最後可以選擇自己喜愛讀的科目. 能選擇自己心愛的科目, 是人家在世僅餘的自己選擇. 爸媽兄弟不能選, 姓別不能選, 社會環境不能選, 經濟差時工作不能選. 我們可以選擇的, 其實很少很少. 幸運的是, 我不需要為向父母交代而選理科, 不需要爭取好成績而選些不喜愛的科目 (所謂的通識科是唯一的例外).

    ————-

    於是我幸運地升上大學後, 老姊與我的關係也沒有什么進展. 後來我搬去與父親一起住, 與老姊的對話就更少. 直到一次, 她失戀了. 就在金馬倫道依偎著我的肩哭泣. 我們才開始真正談話. 那時, 我已經廿三歲.

    梁詠琪有一個孖生弟弟, 不知道他會否覺得姐姐美麗. 但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姐姐漂亮, 半天半小時半秒四分一秒納米秒也沒有. 反而經常覺得人家姐姐漂亮的, 然後心諗點解唔係我家姐. 偏偏我家姐就從來不乏男伴, 真的是… 我經常笑言有機會見到同一個男朋友第二次, 該男朋友是很厲害 – 所以我和表弟從來不記她男友的名字, 反正大表弟說 “屌, 乜你覺得有機會見第二次咩?”

    老姊與我喜愛過的女生, 特別有緣. 她曾上課時遇過我的前度 (回來後破口大罵, 說人家不向她打招呼). 也曾在教會遇過我喜愛的一個女生 – 就是 “如何掉眼淚” 那個 – 老姊就只返過那一次教會. 她與我一樣, 都是無神論者.

    雖然兒時關係不好, 但想起老姊其實也有不少趣事.

    我們經常打交 – 那時候我氣力不夠, 往往被她按著打 – 然後被老媽阿媽趕出門口. 起初我們二人十分驚慌, 怕不能再回家, 要露宿街頭. 後來趕趕下反而慣了. 給老媽趕出門口, 我們兩姊弟反而會和好如初, 在後樓梯猜起樓梯來… 到晚飯時, 媽就自然會放我們入屋. 吃完飯也不會再趕我們出門口. 

    要數老姊最出名的, 就非生魚怕凍事件莫屬. 當年媽偶爾會買活魚回家, 等兩三天才拿來做菜. 一次 – 老姊大概是初中吧 – 媽買了一條生魚回來. 時值冬天, 生魚就在那個直徑一呎的紅 A 膠盤內, 游著游著…. 可是老姊怕生魚著涼, 加了大量熱水入膠盤, 讓生魚取暖………………… 生魚變熟魚. 然後老姊給虐打了好幾晚, 也給恥笑了好十幾年.

    ————-

    當我不斷回憶老姊時, 突然想起老媽說的一句話.


    你呀, 就是沒有什么兄弟緣.

    很久很久以前, 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 她淡然說這句話來.

    媽很少說無厘頭的話來.

    無厘頭, 是因為我只有一個姐姐 (那時候同父異母的弟弟還沒有出世), 與年紀相近的大表弟關係算不錯, 所以, 媽說我沒有什么兄弟緣, 是沒什么道理的.

    即使當時家中只有我媽二人, 我沒有追問下去. 不知為什么, 總覺得問下去, 會勾起媽一些不開心的回憶.

    ————-

    整理一下零碎的記憶及片段, 我估計, 我可能是有一個不曾存在於世上的哥哥/ 弟弟.

    我兩條眼眉也是不完整的 – 小時候兩次受傷令我兩邊眉也留下了疤痕. 記得媽不止一次和我說過, “你應該是有個哥哥的, 但後來沒有了“. 好幾次, 我也沒有追問下去, 因為, 我就只有一個姐姐.

    雖我家並不算窮, 但要養三個小朋友, 還是有點吃力吧.

    ————-

    究竟我原本有一個哥哥還是弟弟, 不知道.

    但我有一個姐姐. 一個曾經與我關係不太好的姐姐.

Comments (14)

  • 竟然有人失戀會”累”係細路既膊頭度!!!!

  • 我同我細佬都試過有一段時間互不理睬,大概有一年時間卦…之後就唔知點解無事勒喎,而家關係都ok既,不過我地細個果陣都有打交,同樣我都覺得我屋企係有重男輕女,不過唔算太過份,係細個時會感覺個個都好似錫細佬多d…其實細個果陣好恨有個阿哥,想有人照顧自己,而唔係我去照顧人,但後來就無呢個念頭勒

  • 可是老姊怕生魚著涼, 加了大量熱水入膠盤, 讓生魚取暖……

    你們果然是親生的…. -__-”

    此外,閣下這也算是知名博客,很難保證你家人真的不知道你xanga的存在吧…

  • 「”適當距離的親密”, 我如是說. 好像, 與多太親密的人, 沒有一個有好結果. 反而時近時遠, 若即若離的, 才能維持長久而良好的關係. 速率 x 時間 = 距離, a * b = c, 我如是說.

    這一定是對的。雖然我唔知條方程式計緊乜春。

  • 這個系列或許是你的一生了吧

  • 前塵就似輕於鴻毛
    提及心底苦惱
    如像自言自語說他人是非多麼好

    每次看你這系列腦裡便會pop up這首歌。

    適當距離的親密,嗯,如果你相信心理學,它會說這和我們小時與家人的關係有關。我們無可否認深受著家庭影響,能否-或者是否願意-走出來已是後話。

  • 那麼我知道你家姐讀哪間中小學了。(雖然知道了也沒甚麼大不了)

  • 生魚個故事–港版波兒, haha

  • Quote: 沒有太多的共通點, 大概是因為老姊在七八歲之前, 是外婆負責湊的

    你好似講到你係男佢係女都因為外婆o既關係。

  • @marcellabear - 

    因為細路的膊頭可靠嘛…

    @reelastime - 

    一年. 哈哈哈, 其實, 開頭點解會唔講野? 大家都唔知.

    @miragec - 

    管他的. 總之我可以自欺就得了吧…

    @adrianlu1026 - 

    …哎呀… 這對你是不對的…

    @exist2 - 

    很久之前寫過大學與中學的, 大概不會再重複了. 可能有機會會出現, 但大概會以 “片段” 形式吧.

    @water8694 - 

    可惜我愛懷念. 尤其是待我傷心的唱片…

    @Kursk - 

    估不到你連留言也極盡那西呢…

    @dickyliu - 

    exactly. 就連全能的上帝造不到一舊它舉不起的石頭, 也是外婆的緣故. 所以外婆是偉大的…

  • 睇到生魚果段即爆笑….咁有無拎黎食…

  • 羨慕你們有兄弟姊妹的…… 

    曾經關係不好,現在不也沒事了嗎?我們真的很羨慕的。  

  • @water8694 - 「適當距離的親密……和我們小時與家人的關係有關。」我很相信這個…… 

  • @al24680 - 

    印象中阿媽當晚即刻用黎煲燙…

    @Frostig - 

    呵呵呵. 關係好唔好呢d 野, 一時時拉.

Post a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