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October 4, 2005

  • <網上言論自由>

    有說, 互聯網及網上日記的出現, 提升了大家的言論自由. 對於百年唔見一次, 或者去左外地讀書既友人, 又人有說 icq/ qq/ xanga 等網上通訊工具, 令大家的距離拉近了. 當然, 有了各式各樣的討論區, 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認識新朋友, 了解新事物.

    言論自由, 是提升了. 代價是, 網上而引發的罵戰 – 或是互相認識的, 或是素未謀面的 – 數目增加了. 原因是, 以文字引起罵戰的尷尬程度 (容許我寫些廢話), 比起當面互罵, 是低是多了.

    既然認識新朋友的代價低了, 倒轉來說, 損失朋友的代價也低了. 於是乎朋友數目可能分別不大 (更大可能是多了), 但友人間的熟悉程度, 是比起舊石器時代, 無疑是低了的, 而且 turnover 也高 – 新朋友來, 舊朋友去. 朋友的 “資產值” – 我不是說朋友應用來利用, 在舊石器時代可能是 straight-line 20 year depreciation, 在互聯網橫行的年代, 折舊得特別快 – 現在大概是 accerlating 6 month depreciation.

    可惜, 罵戰到最後, 大家還是會不歡而散.

    自己試過幾次同人在網上罵戰, 從來沒有贏過. 輸了朋友, 輸了氣度, 輸了理性. 當然又見過友人間, 或友人與不明來歷的人大戰, 害得連 xanga 也搬了, 索性連 xanga 也不再更新. 為啖氣不如多寫兩篇好的文章來娛樂大家.

    罵戰是不好, 被人監視的感覺, 也殊不好受. 聽過不少故事, 情侶大炒單純是為了對方死也不讓對方看自己的 xanga, 或是另一方偷看自己的 xanga. 可否給予人家一點私人空間?

    不單如此, 你可有想像過同學, 同事, 怎至乎你老闆其實都睇緊你個 xanga?

    自己曾有另一個 xanga, 用戶名稱用上 真名真姓, 打真軍. 老實說, 讀書時無考慮過用真名會領野. 後來投身社會, 知道用真名寫野會領野 – 幸好我未真正領過野 – 才用上 gjstigler 這個 xanga.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無.

    我寫 xanga 既目的唔係想揚名立萬爭天下, 只係想搵個地方 (那管是虛擬的) 可以講下粗口, 以極低代價屌鳩公眾人物, 然後大家哈哈哈, 倒頭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