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週>
比起原本估計的五十至七十萬訪港人次, 入境處公報的四十四萬實在令許多人失望. 當然, 你可以拗入境的人多是高消費 – 在旺季出外的人收入和消費也較高 – 但連莎莎及一眾零售商也說生意比預期差 (儘管佢地有好明顯既動機去話生意唔好), 黃金週的確比預期中失色.
人數升小一點, 甚至乎下降小許, 不是大問題, 如果入來的人數人均消費上升幅度更大, 總旅遊收入也會上升. 於是乎許多香港人知道再搞低檔次的零售及服務事業唔掂, 轉搞高級野. 高級野好, 低檔野也好, 乜大陸無咩? 你係香港講得出既牌子, 大陸全部都有, 而且價錢比你低. 什么 GUCCI, PRADA, 幸福傷風素, 強生, PAMPERS, 全部都有.
他們願意付一個 PREMIUM 給香港以換取 貨真價實. 人無信不行, 香港辛辛苦苦建立的不是什么金融體系物流中心港人治港, 而是一個 信 字. 外國投資者唔信香港, 佢地唔會買係呢度上市既中資股; 外國零售商唔信香港既採購員, 佢地唔會做 SOURCING 既時候黎香港. 同樣道理, 香港吸引大陸遊客的地方, 便是一道 “我們不會騙你” 的牌匾. 這是理想.
能分清 “真假” 是很有用的資產. 香港人到大陸買假貨, 大陸人到香港買真貨, 是很有趣的現象. 要做到日本人童叟無欺, 香港還有一大段距離. 起碼尖沙咀的一頸血電子用品商店, 仲係一街都係. 佢地騙人既手法層出不窮, 我聽過許多, 感到咋舌之餘, 又感到無奈及沮喪. 澳美歐遊客唔再黎香港買電子產品, 是有原因的.
最失望的, 便是正牌正貨的會員竟然賣假貨. 這事情, 比起什么國際組織既排名重要得多. 政府竟然無動於衷, 草草了事. 當然這種政府式既會員制度認受性有幾高, 是一個問題, 就像旅協的優質旅遊標誌, 我從來只當作只 鋸水魚 的團體標籤.
最後, 我們的政府和一般的無異, 是不懂將資源 optimize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