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November 18, 2008

  • <我的童年 5>

    曾經有女友認真的問過我, 若我媽與她同時跌落水, 我會救誰.

    多么無知的問題.

    我根本不懂游水.

    即使我懂, 我也只會救媽.


    這不存在任何選擇.

    ************************

    媽是為了我們兩姊弟, 才一直忍受爸, 直到我們長大.

    經過多年的糾纏, 他們終於離了婚.

    爸媽的離婚, 對姐和我來說, 只是形式上的問題. 他們是一對分房分床睡, 從沒打情罵悄的夫妻. 婚一直沒有離, 是媽一直擔心離了婚後, 爸會把樓賣掉 (儘管樓是二人聯名), 然後我們一家三口就訓街. 再者, 若然我們年紀太細, 撫養權大家要爭取 (因法官未必會聽兒童的說話, 即使我們有主觀意願), 媽沒有經濟能力去爭. 到了我們大了, 說出了自己的意願, 爸也沒有什么好說了.

    後來, 離婚的協議寫明父母聯名的樓, 可以給我們一家三口住, 直至姐和我長大成人.

    ************************

    一家三口, 一家三口. 多么的諷刺.

    我明明有一個姐姐, 爸媽健在, 一家三口卻掛在口中十多年. 記憶中唯一一張四個人影的全家福, 我還是年幼得可以坐在媽的大脾上. 媽穿著一件普通長衫, 款式就像李若彤在浪漫風暴中穿的差不多; 爸穿著灰色西裝; 姐戴著頭箍; 我穿著一套深藍色的絨毛裝, 心口有隻熊仔.

    我依稀記得, 四個人在相中也沒有什么笑容. 只有媽輕輕彎起咀, 微笑著.

    那張泛黃的相, 當年一直放在客廳式櫃, 福祿壽的前面. 那時家中還有一盞水晶燈 – 許多家庭也有過. 後來家在爸搬出後大裝修, 水晶燈, 福祿壽都部丟掉, 全家福也不知去了那裏.

    自此, 那張全家福, 只能存在於我心中.

    有時候, 我會想自己或姐快點結婚. 為的不過是有一個機會, 有一個借口, 有一個理由, 讓我叫一家四口再拍一張全家福. 我知道, 媽會拒絕, 或是十分難為地影一張. 我幾乎已想到相片中各人的表情 : 媽不會笑, 爸或許會笑口噬噬. 但二人會企得 “離行離勒”. 其中一張, 我大概會舉起 “V” 字手勢.

    我明白, 若然我是媽, 也會拒絕和爸合照. 是的, 無怨不成夫妻.

    介意爸媽離婚嗎? 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們離婚對誰也有好處 – 對我, 對媽, 對爸, 對姐. 不離婚, 他們只會互相折磨對方, 直到其中一方死掉. 就像阿飛正傳中潘迪華與張國榮的一樣.

    也有時候會多餘地怕女友會覺得 “下? 乜原來你阿爸阿媽離左婚?” – 不要問, 這世界什么人也有. 也許是我幸運, 從來沒有說過介意 (所以說是 “多餘”. 也許離婚是太普遍的事了); 而且直到碩士前的女友, 家庭也不怎么完整, 兩個的父親長期離港工作, 另外一個的父親早年就去世了. 要介意, 一定跳樓去好了.

    後來與前女友一家吃飯, 看見她的爸媽結了婚數十年, 還會打情罵俏, 恩愛如昔, 我心裏是非常非常羡慕的. 我問過她數次為什么她父母會這么恩愛, 沒結果, 她也不知道. 天曉得. 別的友人, 還有數個女友, 父母也是這么恩愛.

    我告訴自己, 做人不要比較. 況且, 這些事情, 原本就不是我能力範圍可以控制.

    ************************

    離婚時, 爸給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贍養費, 沒有每月的再付媽 – 不過他每個月也有給我零用錢. 那筆贍養費, 媽用了大部份來替家中裝修, 把原本有碌架床的房間改為姐和我的書房; 客廳也完全不同了. 唯獨媽的房間, 什么也沒有改動過, 只是輕微地加了一些梗架來掛衣服.

    我知道, 媽是為了讓我們兩姊弟生活舒適一點, 才跟爸離婚. 爸一天不離開那裏, 不可能會裝修. 後來爸搬到鄰街, 再搬到重慶大廈, 還看見一些與我年紀一樣大的傢俬, 包括那一張我小時候坐過的登仔. 只是主人由我變了弟弟. 還有許多許多. 爸很愛我和姐, 但他永遠不知道一個較整理, 較舒適的環境, 不是浪費金錢.

    離婚不久, 媽就要出外工作. 媽對上一次在外面工作, 大概是十多歲時到工廠當車衣女工 (還是穿膠花? 媽好像連衣車也不懂開). 嫁了後, 一直在爸的小店工作. 經朋友介紹, 她在家附近的一間專劈遊客的影音店當收銀; 後來連公司也執了, 在破欠拿回大部份薪水 (老闆事先張揚走佬, 媽也總算有點心理準備), 接著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沒工作.

    後來輾轉之下, 她又在影音店工作 (還是同一個老闆. 世界果真荒謬到極點). 這次不是當收銀, 是當會計, 負責 stock-taking 及 計算薪金. 媽只讀到小六 (當年算是高學歷), 數口不是十分精, 對會計應該是一竅不通 (我也是大學才第一次學 debit 和 credit). 我記得媽每晚下班也會帶著厚厚的賬簿回家, 煮飯煲湯, 做家務, 趕快洗好碗; 然後回會理頭苦幹, 不斷的按那個計算機, 核對數字和賬單. 幸運的話, “條數夾”, 媽就會如釋重負. 不然的話, 媽又要重頭計算一次.

    有時候, 媽會工作至晚上十二時, 怎至乎一兩時.

    這便是現實對一個四十多歲離婚婦人的折磨.

    一個中年女人, 帶著兩個細佬, 做一些自己一生從沒有做過的事. 後來媽好像還患了一些女人更年期會患的病. 說 “好像”, 是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媽患的是什么病. 只知道媽患病的那段日子, 應該是中六暑假至中七完結. 那段日子, 我除了讀書, 讀書, 讀書, 我的心再沒有空閒容納別的事.

    我知道, 媽刻意不告訴我, 也不讓老姊告訴我. 升大學後, 姐漏了口風, 說了一點點. 我再追問, 她怎么也不肯說.

    媽早上要上班, 晚上要煮飯, 飯後要繼續工作的日子, 好像經歷差不多八九個年頭. 大概是零三年吧, 公司好像又倒閉了. 幸運地我零四年年頭找到一份薪金不錯的工作, 大家也不用再擔心生計.

    ************************

    媽媽是個了不起的人.

    媽的管教方式, 是我成長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她永遠給我自由, 讓我去選擇自己喜愛的東西, 但我從來沒有感到她對我是愛理不理.

    最小時的印象, 來自掉奶樽. 她沒有自己把奶樽丟掉, 只是帶來到後樓梯, 低聲向我說, 自己選擇掉不掉. 掉了, 你就要戒奶, 無得再飲; 今天可以不掉, 但總有一天你要戒奶.

    我就這樣把奶樽從高處丟掉了.

    媽沒有叫過我讀書, 也沒有埋怨過我的成績. 當年中一考試時出貓, 媽也沒有說什么. 她最討厭我扮病不上學. 當年中三要選科, 我一心要選文科, 她只是說了數句, 勸我選理科 (當然她暗地裏出動到幾個阿姨), 但我說對理科沒有半點興趣, 她也再沒有說什么.

    事實上我選科, 也是十分求其. 除了對理科沒什么興趣, 較重要是當時女友也會選文科. 到交回條個一刻, 那個排文理商次序的空格, 仍然是空的. 在傳向前面位的那一刻, 我才心念一動填了文科第一. 到聯招, 我更加亂來了, 除了頭三個是中港科大的經濟系, 三至廿位幾乎是擲骰子填的. 好像連社工系也有. 管他的, 入不到這三間讀經濟, 讀什么也沒太大關係. 然後到找工作, 找女友, 交朋友, 媽多年來也沒多說半句.

    有幾次我無聊問媽喜不喜歡我某某女友, 她會望一望我, 笑嘻嘻的說 : 豈~~ 又唔係一生一世 (知我莫若母), 有乜所謂. 而且係你同佢拍拖, 又唔係阿媽同佢一齊.

    講完漂亮的說話, 媽便會接著評頭品足我女友… 老姐有時都會加入戰團. 總之, 世界最好的女人, 只有她們兩個. 無辦法.


    ************************

    以上的事情, 我一直牢牢的記著.

    上大學後搬往與老爸同住, 後來再搬到中環. 漸漸地, 媽與我的距離, 越來越遠. 這不單純是地理上的距離.

    我始終無法認同媽的一些想法.

    尤其是近年生活比較安定, 她對爸的怨恨, 好像愈來愈多. 對人生的計算, 也過了點火位. 我知道, 作為兒子, 本身就不應該批評她; 更加不應該在她沒有反擊能力的地方, 批評她. 媽永遠在我心中也第一名.

    可是, 我明白, 理解, 卻不能認同她的觀點. 我明白與爸結婚不完全是她的選擇, 我知道爸未離婚便與別的人有了與我異母的弟弟.

    為什么要去計算未離婚時, 爸的新妻子便已經有了小朋友? 這是一個潘朵拉的盒子.

    為什么要惱恨我同父異母的弟弟? 他是最無辜的一個.

    為什么要在意爸的生活是好還是差? 為什么要在意離婚時拿了老爸身家的多少個巴仙? 為什么要問我每月有沒有給錢老爸? 是不是與他渡過後青春的日子後, 發覺是白過, 所以要恨要怨他一世?

    我不知道. 有時候, 我連這些問題也不願知道. 當年有高人和媽說, “捨得”, 先 “捨” 後 “得”. 然後媽離了婚. 可是媽的心永遠不願放下.

    作為兒子, 很想開解她. 我沒有這樣做. 數十年的恩恩怨怨, 我沒有信心去解決. 若然不明白許多事情的始末, 我或許有傻勁去勸媽. 是的, 我不是媽, 媽吃過的苦, 我永遠沒有第一身感受. 若然我到四十多歲時, 才由頭開始學會計, 每晚工作至十一二時, 我或許更恨爸. 再者, 由我去講, 媽會覺得是爸指派我來, 事情更糟.

    然後我又比媽優勝嗎? 媽曾對我說過, 我一直一帆風順, 經不起任何一個巨浪. 是的. 只需要一個, 那個還是自己揀的, 我已經站不起來了.

    媽教了我許多東西. 可是她可能不知道做人要活得快樂,


    不要比較, 不要計較.


    還有, 要善忘.

    可惜, 我和她大概都不能做到最後一點.

    ************************

    忘掉種過的花 重新的出發 放棄理想吧
    別再看 塵封的喜帖 你正在要搬家
    築得起 人應該接受 都有日倒下
    其實沒有一種安穩快樂 永遠也不差

    就似這一區 曾經稱得上美滿甲天下
    但霎眼 全街的單位 快要住滿烏鴉
    好景不會每日常在 天梯不可隻往上爬
    愛的人沒有一生一世嗎 大概不需要害怕

    忘掉愛過的他 當初的喜帖金箔印著那位他
    裱起婚紗照那道牆 及一切美麗舊年華 明日同步拆下
    忘掉有過的家 小餐台 梳化 雪櫃 及 兩份紅茶
    溫馨的光景不過借出 到期拿回嗎 等不到下一代 是嗎

    忘記砌過的沙 回憶的堡壘 剎那已倒下
    面對這浮起的荒土 你注定學會瀟灑
    階磚不會拒絕磨蝕 窗花不可幽禁落霞
    有感情就會一生一世嗎 又再婉惜有用嗎

    忘掉愛過的他 當初的喜帖金箔印著那位他
    裱起婚紗照那道牆 及一切美麗舊年華 明日同步拆下
    忘掉有過的家 小餐台 梳化 雪櫃 及 兩份紅茶
    溫馨的光景不過借出 到期拿回嗎 終須會時辰到 別怕

    請放下手裡那鎖匙  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