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s

  • <放屁 九年>

    香港回歸九年. 好些團體人仕, 也放屁放足九年, 或更長. 這些人的職責, 好像是搵把口放屁, 定係其實佢屎眼塞住左, 迫不得以? 木宰羊. 以貌取人地認為,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既屁, 放得最臭. 條友掂, 使俾幾百萬林煥光? 搵個常秘加一添人已經掂.

    個陣想搞亞運 – 好在搞唔成 – 連陳太都痴左線咁話 “香港一定得”, 政府話係要提升香港體育水平. 個人認為除左早年既郭亞女事件, 申請亞運算得係陳太人生既第二個污點. (儘管呢個污點可以歸納為跟錯老細…)

    跟住皇馬黎, 何志平話可以提升香港足球壇既水平同埋體育風氣. 唔知點解係麥花臣睇人踢街場既人永遠多過旺角場睇爭金牌既人. 放屁, 當年連有胡國雄此天才, 香港隊先可以係咁而衝出亞洲, 今日得返什么卓卓 (… 第二個我都諗唔起個名), 連三張幾四張既李健和都仲踢到正選, 香港既足球係幾不濟, 真係好難量化.

    球壇個班人竟然低能到以為賀歲盃只直播一場就可以引d 人入場. 痴鳩線!!!!!!!! 世界盃決賽, ifia 也肯定每個地方的免費電視台可以直播冠軍及季軍戰.

    信我, 香港搞什么馬術比賽, 用完個d 場地只會丟空, 但維修保養俾外判商的錢就繼續照付 – 我們得專重合約精神嘛.

    我更有理由相信. 馬術場地既下場和大球場差不多. 由第一日重建完成, 大球場的草皮, 比起中國人數百年來那媚外妒外的心理更加惡搞. 錢是付了給保養商, 但大球場就像中年男仕的頭頂一樣, 寸草不生. 更什者是生出像鬼又像人的幾條毛毛來, 把作為納稅人的人氣過死去活來. 除了賀歲盃, 七人欖球賽, 和暑假偶爾會有外國強隊 (如皇馬) 找來不知名的老外比賽外, 我實在想不到大球場一年到晚踢到幾多場波, 同埋仲可以做d 乜.

    不, 我不是說政府搞的東西沒有用 – 對於無所事事的官員來說, 有點事做總比沒有事情做好. 那些好處, 即使有, 也不能持續, 不能長久.

    這是投資嗎? 別放屁了. 香港近廿年已把源源不絕的資源泵到各式各樣的體育項目去, 除了在個別項目有天才出現 (或該年對手突然變得不濟) 而得到短暫掌聲, 你想找一個稱得令人滿意的, 持續有好表現的體育項目, 根本無可能, 除非你認為打麻雀都算運動.

    既然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 cherry-picking, 把資源全放到某些體育項目, 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讓煙草商能重新贊助體育項目 – 你認識張德培, 是因為 “沙龍” 網球賽; 把大球場及所有體育設施像 “領匯” 般賣出去, 讓營運者按市場需要定立體育設施 (難以想像在長沙灣竟然有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 以吸引贊助者及參與人仕;  不要再讓肥得像豬, 不做運動的官員來搞什么運動, 再放屁政府可以提升體育水平了.

    說香港做運動的人多了, 體育風氣不錯. 這些人好像不知道張玉珊旗下既修身堂已經 dum 人 dum 到上左市, 俾人投訴到仆街既現代美容也跟住掛左牌. 如果肯做運動, 哪用付鈔找人用些食藥, 放火, 排毒等方法減肥?

    我這代的男孩年輕一點時, 一定熱愛打籃球. 原因 : 男兒當入樽; 大兩三年的, 定必試過在只有七呎樓底的唐樓嘗試一飛沖天彈跳射球. 原因 : 足球小將. 搞十年皇馬來港, 夢幻 x 隊來港, 遠不及一本漫畫人家對體育運動 “需求” 的影響.

    還記得當年的跳舞機, 跑馬機 (係成個人要騎上去個隻), 單車機, 那些五六元一局但你玩完會氣來氣喘的 “娛樂” 嗎? 像文化一樣, 體育並不需要有個地方有班人去搞去玩, 這才會成功. 那是給人交流的地方, 是一個終點.

    幸好, 霍震霆還沒有走出來說西九文化區, 可以改為體育發展區.

     

     

  • <劉千石>

    快點搭直通車上大陸照顧老母好了.

    我不是說照顧老母係錯事. 沒有國, 哪有家? 沒有老母哪有你?

    你係泛民主派, 唔該做番d 係泛民主派既事. 你係照顧老母既, 就做照顧老母既事.

    魚與熊掌, 不可兩者兼得. 否則, 只能發表不倫不類既言論, 跟住投棄權票.

    繼馮檢基入後, 劉千石成為新一代政壇瘀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字>

    唔怕生壞命, 至怕改錯名. 當十三億人民有起碼兩億叫做 “李小 X”, “王小 X” 既時候, 名字的確反映當時社會狀況及文化. 香港的兒童節目名稱, 完全體現這一點 :

    1. 430 穿梭機 : 那個年代, 只有阿美堅和蘇聯人才可以上太空, 乘穿梭機是遙不可及既事情 – 不像今天連運動也不做的學生也嚷著做太空人 – 於是乎兒童節目改叫穿梭機, 滿足一下大家做嫦娥既慾望.

    2. 閃電傳真機 : 踏入九十年化, 資訊開始發達, 但迅速有待改善. 傳真機是那時最新的資訊傳送方式, 但很慢. 於是乎為掩飾, 加個形容詞, 叫 “閃電”. 情形就像在新紮師兄, 呂方叫高佬泉.

    3. 至叻小人類 : 假大空既開始. 明顯嚮應董廢帝既知識形經濟. 講真, 個名好似有意思, 其實, 無乜.

    (後補) 得 lazybrenda 提點 : 應為 至 net 小人類, 由傳真機進化成互聯網 (internet), 見證著資訊開始進一步發達, 而且速度提高了. 而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只著重 “機器” – 穿梭機, 傳真機 – 我們回歸至重視 “人”, 仲要係叻人. 好野.

    4. 放學 ICU : ICU, 我以為係 Intensive Care Unit, 深切治療部. 原來係 i see you. 正. 正式宣佈香港踏入死亡時代.

  • <遊行搞手>

    每次遊行或晚會, 我都覺得搞手應該拎去打靶. 今年一二四, 又係一班人柴娃娃係台上你有你唱, 我有我等. 人家迫在維園已經慘過弟弟, 你還在旁邊唱埋d 唔知乜野, 講埋d 無厘頭既野, 情形同人家打九九九你無時間聽仲係度播愛麗斯夢遊仙境一樣.

    例子一, 不斷重複龍頭去到邊 : 而家只係去到鵝頸橋. 令一干人等只聯想到不過是由華叔行頭既隊伍行得好慢… 龍頭棍而家去到文匯報…係沙頭角落緊黎.

    例子二, 跟住唱 “抗戰二十年”. 肥唔係罪, 但欣宜之所以乞人憎, 就係唔知醜. 走音唔該行過去糖街 CEO 開間房唱. 跟住唱 “好心普選”, 近乎殺人. 仲要唱左三次. 我不禁聯想到上面個班人同某些籌款活動既總理老婆/仔女一樣, 都係俾錢就有得上台.

    例子三. 李卓人拿住個咪不斷係咁叫 maggie. maggie? maggie? maggie?

    例子四. 那些口號, 比起中學生陸運會那些更爛. 還有那些爛 gag, 真係笑撚死.

    kursk 話識台上其中一位女搞手. 呢D 朋友, 真係要重新認識下.

    最正都係前年六四晚會. 諗返起都想死. 笑死.

    誠如 tommyjonk 所說, 搞之前應該做下市場研究.

    仲有, 如果當奴知道會場內係咁既情況, 佢應該幾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曾蔭權說, 有生之年, 應該可以看到普選.

    唐英年說, 有生之年, 失業率應難以又復到 2% 的水平.

    應該找人快點了結他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元.五元>

    今早上班, 看到一輛往西環的紅色小巴, 上面掛著一個 <三元, 五元> 的牌子. 史弟想起了一件往事.

    中學時放學往地鐵歸家的途中, 硬是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引誘 – 機舖, 女孩 (??), 大家樂的下午茶餐, 商場內的漫畫店, 還有售賣各種小食的流動熟食小販 (你試下讀一次呢句… 難過急口令). 

    有時候站在熟食檔, 一吃便是半小時. 而熟食檔什么人賣什么, 我們也能說出來: 阿婆賣的是魚肉燒賣, 牛肉; 阿叔賣雞肉腸, 墨魚; 夫婦檔賣炭燒串燒等等.

    一天, 我和祖舒阿見到一個全新的流動熟食檔. 二人好奇, 走去看看賣的究竟是什么藥. 搞不清楚. 祖舒阿也說未見過這東西.

    於是乎問檔主, 賣的究竟是什么. 得到的回答是 : 三元, 五元

    再問一次, 這是什么?

    “三元, 五元”.

    算了! 心諗佢可能見我地唔係買, 廢事答我地. 三元, 試下無妨. 一包油淋淋的物體拿到手中, 吃了一粒, 仍不知道是什么, 再問.

    得到的回應仍然是 : 三元, 五元.

    ??? 個陣未識講粗口, 加上佢成盆滾油, 唔好屌佢. 我多吃了一兩粒, 然後把整袋 “假魚蛋” 掉到了垃圾筒. 這些一粒粒, 只有一節手指尾大少的肉類熟食品, 從此被命名為 “假魚蛋”.

    十多年來, 我和祖舒阿及其他人談及假魚蛋一事. 許多人都認為, 不是檔主刻意隱瞞, 而是他根本都不知道自己賣的是什么. 與其o厄你, 他只好說價錢如何, 你覺得值得去冒險的話, 自己付鈔試好了.

    當然, 更多人認為的是, 檔主是知道胡蘆賣的是什么藥, 但根本說不出來 – 他怎能告訴你, 他賣的是由比魚蛋更低級, 更難食, 成份是更多雜質, 吃了也完全不知道是啥的食物呢? 他能夠做的, 只有唯唯諾諾, 故意只說價錢, 令它看上去很吸引的樣子, 引你落搭. 結果, 真係有傻仔中招.

    今早再看到這個 <三元, 五元> 的牌子, 突然覺得, 曾蔭權與那個檔主, 根本沒有兩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ursk :

    原來在中央圖書館看到的, 是林建明.

  • 好撚野. 特首無端白事係電視台播五分鐘垃圾講話, 跟住電視台又搵左學者黎阿媽係女人一番, 搞撚到我無得睇豈有此埋.

    好明顯, 特首係等壹週刊出左先播講話, 好毒! 但忽然一週仲未出!

    - “我們的政改方案是一個民主的方案,可以令香港朝向普選的目標,邁出重大的一步。這個方案將行政長官的產生方式大幅民主化,原來八百人的選舉委員會,增加到一千六百人。”

    如果八百人選委會增加到千六人叫民主一大步, 咁如果今次改一改加到三千二人, 簡直係徒步行上月球, 實在超英趕美越中. 什么岩士唐, 聶海勝費俊龍, 神州 N 號也要死開. 連仙丹都唔使食可以去探嫦娥, 簡直係第一個大發現.

    經過一輪複雜但又簡單的加減乘除數, 我有以下另一個大發現, 夠數搵何 B 拍返集開心大發現 :

    1. 如果每屆特首選舉既選委會增加八百人, 以香港零五年人口 (假設等於未來人口) 六百八十萬人計算, 要八千五百次選舉先等於有普選. 八千五百乘四年一任等於三萬四千年. 到時恐龍都返撚左生, 有埋選舉權.

    2. 如果每屆增加一倍數目, 這好一點, 選十三次就等於普選. 如果你今日十三歲, 而退休年齡一直係六十五. 到你退休個日就有得選特首.

    - “我們要邁向普選,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是第一步。有關下一步如何發展民主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我承諾會盡快在策發會及其他途徑充份討論。我們不能急就章,但亦絕不會嘆慢板。”

    肚餓你食撚左屎先, 之後我搵d 辦法睇下有冇砂糖俾你. 搵唔到唔好怪我.

    既然你食左屎, 遲d 俾埋尿你飲都無所謂. 你唔想食屎, 想食好野呀嘛, 我知, 但得屎你食唔食? 唔食餓撚死喎. 這是什么邏輯來呢.

    - “我懇請大家不要讓兩年的心血與汗水,付諸東流。事實上,我也想不出有更適合香港現況而可得到各方支持的方案。”

    又黎, 兩年造舊屎俾你都要食. 可否諗下人對眼係向前望定係後望, 先出黎講野? 你浪費兩年造垃圾出黎, 關我奶事?

    - “我們現在面臨民主發展停滯不前的危機,一些人士堅持政府應立即提出普選時間表,否則將不支持政改方案。他們的立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支持政府方案與爭取普選路線圖及時間表有甚麼衝突呢?為何否決政改方案反而會幫助我們訂下路線圖和時間表?”

    更能史弟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政制發展唔係講政制發展嫁咩? 普選時間表乜唔係政制發展既可能原素之一?

    仲有, 策發會係什么? 你諗真的策發會是什么? 它既不是政府的一部份, 討論議題及發展不受市民及立會人仕監察, 它又不是獨立既團體, 再沒有法律支持 (ordinance-back, 政府部門如 plann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ilding 都有相關法律), 市民也沒有機會發表意見. 但策發會既結論卻會成為日後政策制定的金剛圈, 全部政策也以它的結論作為依歸! 又諗多一次, 邊個選人入策發會?

    - ”如果今次選擇了原地踏步,普選的一天,只會更遠,不會更近。”

    如果星期日唔去遊行, 普選的一天, 只會更遠, 不會更近.

    - ”希望各位議員本著香港市民的整體利益和意願,反映民意,投下理性的一票。”

    對, 所以星期日, 用你的一步去投票吧!

    *****************************************************************

    記者做乜問何鴻桑, 胡應湘等人? 問佢個仔仔女女. 問下佢地選讀書個陣班長係點選?

    民主派人仕係賤, 係人都知. 但唔好靠傳媒黎抹黑. 我又想問, 如果今日佢講一個鐘, 無廣告, 之後電視台賣返, 廣管局係咪有權罰電視台?

    呢d 百年一度既廣播, 唔係應該真係人命尤天先用? 沙士, 可能出現既禽流感, 天災, 地震, 戰爭. 到時用乜?

    你覺得以上既說話不合邏輯, KAM 粗黎? 你到這裏看一看特首講話的所謂邏輯, 才說吧. (連結自明報)

    得咧, 我星期日會上街, 唔好再搵臥底黎激人. 我個日仲想搭地鐵去維園, 唔想迫. 小貓三四隻咪好…

    仲有, 個個李永達真係垃圾. 上無線話政府個方案係等於一個人係山腳行兩步. 撚鳩痴! 我係政府咪又應一句 : 政改唔可以一步登天! 李生食屎拉.

  • <戒煙>

    史弟由廿歲開始吸煙, 中途曾為挑戰自己而停食了一年煙 (….). 由純薄萬去到純萬到印尼話梅煙, 真係無諗過停. 一來煙癮不大 (話自己無乜煙癮既人通常係煙剷) – 自己從不帶煙出街, 出街要吃只會在室內及食朋友的煙 (呵呵呵); 二來食煙對我來黎講同食糖水上網訓覺無乜分別, 都係生活的一部份. 不如戒溝女呀笨…

    好死唔死, 兩三個星期前心絞痛. 隱隱作痛了十數天, 大力點呼吸也忌住忌住. 又好死唔死, 上急救時阿蛇 (佢唔係醫生) 話除左天生, 急性心臟病人唔會突然有呢個病, 而係開始時有心絞痛, 漸漸變為心臟病.

    雖然唔知有冇因果關係, 但抱住一個大膽假設, 小心求証既精神, 停食一排先 (記住, 係停食).

    再好死唔死, 呢兩星期真係無再心絞痛. 咁我無奶油再食返, 睇下有冇心絞痛, 再戒煙黎驗証一下. 大佬, 生命無 take 2.

    但係! 我尋日又食左支純萬. 竟然, 發覺好難食 (可能耐無食既關係).

    於是乎, 我可以安心戒屋企煙, 即係係屋企唔食. 出街依然會食人地d 煙. 此乃人出雞我出命. 我相信, 此舉將吸煙的數目會減至每星期最多三支.

    又, 廣告話食煙會減低性能力, 即戒煙會提升翻. 此乃大話中之大話, 同 “一國兩制係香港得以全面落實” 一樣, 係與事實不乎. 千祈唔好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九文娛>

    老實說, 是時候拉倒了.

    當大多數香港人仍然認為 文化 = 藝術館歌劇院CATS既時候, 我們的文化處於的水平低得不值拿幾百億的地皮來興建數十座基建設施. 再者, 發展文化不見得需要一個可同時容納千幾個藝術團體的地方. 畢竟, 當史弟連龍應台的文章也未看得懂的時候, 評論西九的財務安排及所引致的效果, 比談論風馬牛不相及的文化政策舒服得多. 就狹義的文化 – 即文化等同藝術術館表演 – 來說, 西九是想找個地方好讓外國的藝術團體有地方表演落腳 (西九裏面有酒店); 還是想培養本土的文化工作者呢. 對史弟來說, 硬分 “外國” 和 “本地” 當然意義不大 – 只要是好的文化工作者, 哪用理會她來自南極? 但對於納稅人和有志成為文化工作者的人來說, 西九發展的方向及定位是會影響她們的.

    那個地方, 拿來多起兩個凱旋門吧. 藝術團體? 讓他們散落在凡間吧, 灣仔, 油塘, 舊機場, 全港十八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制發展>

    史弟不相信民主. 但極度反對現在政府那種 “看似聆聽及接受意見”, 但暗啞底仍是一意孤行的態度. 特區政府日日強調既所謂 “一國兩制, 港人治港” 得以在香港徹底實行, 完全同事實不乎. 基本法只講國防同外交係由中央處理, 但慢慢乜撚都由中央處理 – 連當奴 (呢個名真係正) 都話香港人想自己發制民主係妙想天開. 更重要的是, 史弟抱著一顆愛國既心, 希望中國早日以非武力方法光復台灣, 用許仕仁的語調說 : 從這個原則出法, 我都是愛國人仕. “一國兩制” 弄至如斯地步, 連考慮普選也不納入考慮範圍, 試問台灣的同胞又怎會安心歸順內地, 馬英九又怎說服台灣民眾中國獨一後台灣的民主不會開倒車呢?

    那三數個有機會當二五仔的民主派人仕 – 我幾乎肯定馮檢基會重蹈九七臨立會的覆轍, 與及當奴好友大班也會叛變 – 好快會成為炮灰. 陳日君已聞到陣二五之風, 呢排出黎狂嘈咧.

    當年七一遊行, 我們不單是為了沙士, 為了梁錦松. 政府不聽人民的意見, 全部事情黑箱作業, 才是真正令人上街的最有效催化劑.

    誰說田北俊是人民英雄? 媽的, 看風駛渎的人, 只是低級的政治家.

    許仕仁曾經講過, 政改方案過唔到立會, 佢係會辭職的. 許仕仁如果言而有信, 咁林 D9 仲可以坐多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