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ent affairs

  • <他們也要吃飯>

    **********************************************************

    上星期高院裁決醫委會的有關守則有4點違反基本法 :

    第一,守則規定醫生只能在網站或醫委會的目錄中刊登資訊,不能在其他傳媒

    第二,每一次醫生刊登資訊時,只可登出5項服務,亦屬違憲

    第三,守則阻止醫生向公眾發表最新的醫療發展

    第四,如醫生所屬的醫療組織違反守則,醫生亦要承擔責任,造成不公平,違反基本法.

    .
    .
    .
    .
    答辯人醫務委員會一方指,守則是想避免醫生之間惡性及不公平競爭,令有錢宣傳的醫生擁有優勢。

    (轉載自明報)

    **********************************************************

    想了很久, 也不知道如何可以解釋這事情來. 總不成叫讀者看 kessel 於 1958 年有關醫學組織的經典文章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Medicine). 由於好多人表示無興趣睇深奧既野 – 儘管我已經寫得淺白 – 唯有寫易d.

    問答題

    問一 : 限制醫生賣廣告 (或只可在特定渠道才可以賣), 有什么經濟含意?

    答一 : 限制醫生賣廣告, 經濟含意很清楚 – 這等同阻礙資訊在市場的流通, 令病人的流動性減低, 減少他們由收貴較貴的醫生轉到較平, 由質素較低的走到較高的. 這限制了醫生之間的競爭, 特別是價格競爭, 從而令醫生的收入維持在一定水平.

    問二 : 依你說, 限制醫生賣廣告等同製造壟斷, 然而醫委會從來沒有限制外來醫生來香港執業呀, 只要他們完成醫委會的考試, 就可以係香港掛牌做醫生. 而且壟斷的含意是, 市民在醫療上的支出會不合理地高. 事實是, 相比起 OECD 的會員國家, 醫療佔 GDP 的比例, 香港遠低於那些國家的平均數. 你這不是胡說八道, 解釋的和現實世界不一樣嗎?

    答二 : 別誤會, 香港執業醫生的數目, 固然和競爭有直接關係, 但重點不在醫生的數目, 而是選取最適合醫生與及獲得訊息渠道效率的問題.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遇上你常光顧的醫生, 在現行的限制下, 我肯定不出以下數個 : 家人去開, 朋友介紹, 咁o岩行過/返工知道. 這些可能是有效率的方法, 但相比起廣告, 這還是對嗎? 正如買股票前, 有人喜歡找來公司的財務報告讚研一番, 有人會聽從六叔, 九叔, 或是鄧聲興, 怎至乎係鄧兆尊既介紹, 讓不同的訊息渠道競爭, 好處比壞處多.

    至於什么 OECD 國家的數據, 我勸你還是放下屠刀吧. 香港的醫療市場, 最大的供應者叫醫管局. 眾所周知, 醫管局的服務, 是 heavily subsidized – 形容我用英文 – by taxpayers, 因此數字低絕不出奇. 而單看數字, 香港比其他已發展國家低, 絕不出奇 – 第一, 許多發展國家已經出現老人潮 (即二戰後嬰兒潮的人仕), 老人家用的醫療費用比後生的多; 第二, 醫療支出與國民收入, 並非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 而是國民收入越高, 醫療支出會增加得越快.

    問三 : 你說來說出也提供不到壟斷的証據…

    答三 : 限制醫生賣廣告, 就是最佳的証明. 証據不需要多 – 我們可不是在與小林尊鬥吃熱狗 – 只要一擊即中就可以.

    問四 : 照你說, 如果醫委會不上訴, 或終審法院若裁定醫委會的做法違憲, 是否社會上人人得益?

    答四 : 這點很難說. 制度改變, 有新的遊戲規則, 一定有羸家和輸家. 出版業及廣告業一定得益, 我敢打賭, 有關醫學的雜誌及在雜誌內有關醫學的專欄, 一定會像神八火箭般直線上升.

    在消費者層面, 由於病人得到較多資訊, 可以作出更合理的選擇. 他們或可以以減輕醫療費用, 或會得到較佳服務, 怎至乎是兩者兼得.

    更重要的是, 由於看醫生的代價下降, 用其他方法治病, 例如自購成藥服用, 等佢自己好, 相信與神棍發生性行為可治好癌症, 等醫生們最反感的方法, 必會減少. 醫生們就經常表示, 病人延誤治療, 引致失救, 死亡及生產力的損失, 每年為帶來數以千萬的經濟捐失. 容許醫生賣廣告, 比起大陸的十一五經濟規劃, 更能為香港帶來新的經濟發展契機.

    還有, 最大的得益者並非作為病人身份的市民, 而是作為納稅者的香港人. 眾所就知, 醫管局不過是一個醫療界的金管局 (剛巧他們的名字只差一個字), 已令政府在醫療市場極度膨脹.

    因為收費低, 許多服務是 heavily subsidized by taxpayers, 許多人願意繼續以時間換取金錢, 排隊使用公共醫療服務. 基本上, 醫管局容納病人, 看一個, 蝕一個. 容許醫生賣廣告, 最終會令私人及收費水平向下, 許多人因此從公共醫療市場重投私人市場的懷抱. 蘇利民或可在有生之年見到醫管局轉虧為盈, 納稅人也不需要再支付自己沒有使用過的醫療帳單.

    醫生不一定是輸家 – 由於現在限制賣廣告, 等同懲罰能力/效率較高的醫生, 而用病人的錢來津貼能力/效率較低的 – 所以放寬賣廣告, 前者可能會得益, 後者一定被淘汏. 前者得益與否, 視乎 (1) 從賣廣告所得的病人數目, (2) 競爭增加所帶來的診金收入, 以及 (3) 廣告及其他支出 (例如要提供較好服務所涉及的支出).

    醫委會說有 95% 的受訪醫生反對容許賣廣告, 這說明大概只有 5% 的醫生會從中得益. 而藥房遲一點會示威 – 遲一點是他們還未意識到火燒後欄 – 是由於大家唔會再去買成藥做醫生,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五 : 讓醫生賣廣告, 不怕影響醫生的專業形象嗎? 看看那個現代教育的美女班房及各天皇, 早已經令教育工作者受辱; 而謝偉俊律師的法律超人, 更令一眾中環大律師無面見人咧.

    答五 : 說實一點吧, 專業形象可不是靠賣廣告就可以隨便建立或者摧毀, 否則擁有此等 “專業形象” 的醫生, 其自信心比起北區青年更加不濟. 從來只有幹實務, 實是求是的人才有專業形象. 專業形象可不是靠喊口號就能建立的 – 這也說明為何我們專貴的議員一點也不專業吧.

    儘管我不喜歡什么教育天皇 (不過, 我小時候也是他們的門生), 他們的廣告也很浮誇, 然而任何一個上過他們課的人, 也不得不承認, 是他們把專業引入教育界. 當中學老師還在用 A4 膠片, 他們已經用 48″ 投影機; 當食古不化的還叫人們多做書中的練習, 他們早已叫學生把過去的試題背得滾瓜爛熟. 這是否對社會有利, 做人是否只睇會考, 不是重點. 重點是, 是他們首先引入專業化, 專門化的考試技巧. 你愛, 還是不愛他們, 都必須承認這是事實.

    即使謝先生損害了, 也不過是他自己的聲譽 – 實情是, 我很欣賞謝先生那種創業及推廣的勇氣, 我也相信很多律師欣賞謝先生 (儘管我知道某些客人其實俾佢誤導左). 我看到梁家傑, 李柱銘, 李國能, 還是十分專重他們作為 (大) 律師/ 法官的專業.

    還有, 專業形象不過像許多所謂闊太的 Chanel 晚裝, 為的不過是掩飾皮草下的貪婪. 說穿了, 專業形象除了為社會上一少部份人帶來名義上好處, 整個概念其實比起澳門概念股更加靠不住, 卻又是這么輕易令人上當的一個天仙局.

    淺白一點說, “我個仔係醫生” 不過是屯門友愛村師奶用黎係麻雀腳之間炫耀的一個虛名. 不過, 個仔一早搬離左友愛村, 住係沙宣道, 為的就係保持自己 “專業形象”. 讓病人見到自己作為醫生, 竟然要住係屯門, 破壞了專業形象, 簡直係有愧於李家誠醫學院!

    也讓我告訴你一個反証 : 若當年沒有廣告的幫助, 香港人是無法得知原來賣衫也可以講專業 – 那便是佐丹奴的興起. 黎智英賣的並不是單單一件衫, 而是整個服務. 就以上年花最多廣告的行業, 金融業來說, 匯豐銀行在環球數百個國家有廣告, john bond 很不專業嗎? 鄭海泉是混飯吃的嗎?

    問六 : 史先生, 你也說了, 很多客人也給謝先生誤導了. 讓醫生賣廣告, 不怕會讓人乘機發放虛假的訊息, 或是掛羊頭賣狗肉, 最後反而有損病人利益嗎? 難道要讓病人因黃綠醫死了, 你這市儈之徒才容許走回頭路嗎?

    答六 : 在那一行也有害群之馬 – 牧師也有瀆玩兒童的 - 而廣告也有真有假. 如果因為一少部份的人渣 (大概是 5% 醫生人口的一小部份) 而放棄其他 95% 人口的知情權及利益, 無論怎計, 也是不合理的事情. 總沒有人因為經常收到含有虛假消息的電郵, 而要求立例取締電郵.

    若大部份醫生也會賣假廣告, 這樣也不要再說什么專業形象了.

    還有, 虛假與不真實的廣告, 不就是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讓公眾有白紙黑字的証據, 去將害群之馬抽出來嗎? 繼續讓不法份子用甜言蜜語欺騙病人, 但又沒有真憑實據去翻開醫生的假面具, 這不是更加應該以此為恥嗎?

    問七 : 讓醫生賣廣告, 不怕給大財團有機可乘, 來個以本傷人, 大賣廣告, 令個體戶醫生走投無路, 最終市場讓大財團壟斷, 有損病人利益嗎? 以此等 “黑食黑” 手段去取締壟斷, 換來的是另一種壟斷, 有可作用?

    答七 : 此等以壟斷作為恐嚇手段的言論, 我睇得太多. 消費者可不是白痴, 任你魚肉. 醫療集團可取代個體戶醫生, 吸引消費者的並非不正當手段, 而是 (1) 消費者加入可以以九拆或優惠光顧該集團旗下的醫生; (2) 集團網絡層比個體戶醫生更全面; (3) 醫療集團為名為利, 比個體戶醫生更懼怕旗下有害群之馬, 俾人搭沉船, 在質素方面更有保証. 

    我不否定個體戶的醫生數目會因為醫療集團的出現而下降, 但這肯定和以本傷人半點關係也沒有. 會計也只有四大會計行, 但表面上沒有所謂壟斷的行為. 美國的 walmart 也夠大了, 但很少人認為 walmart 的壟斷令消費者受損. 佐丹奴和 G2000 的出現, 也沒有影響金伯利和葵涌 MRT 消費站的小商戶. 

    鼻祖 阿當. 史密夫說得對 : 只有政府和法例才能製造無堅不摧的壟斷集團.

    說實一點吧, 醫生也要吃飯. 依我估計, 他們還要吃很多飯, 所以才要抓那么的多錢. 當你要吃飯時, 什么道德良知人家的福祉, 你是不會理會那么多的.

    (我在八月廿一日十時作出第二次修改)

  • <教育大鑊飯>

    陳坤耀說得不可能再對 :

    副學士的確有如全民鍊鋼, 是教育界的八萬五. 

    中共建國五十七年, 文革結束三十年. 在一境之隔, 香港又開始了毛立席所講, 多快好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故事退到二千年. 當董廢帝還是行政長官的時候, 提出 十年內有超過 60% 的高校畢業生進入高等教育的目標.

    根據教統局的資料顯示, 以香港人既效率, 只需五年, 香港係 2005/06 年度已經達標, 比預期早了五年.

    可惜董建華沒有機會拿此來認叻, 董太亦唔可以叫香港人多d 欣賞董建華. 

    更重要的, 這 60% 目標根本不值得炫耀. 事實上, 現今有 60% 的高等教育學位是所謂的副學士. 六六三十六, 一個社會有差不多 40% 的年青人浪費了人生最好的兩年在無無謂謂的副學士課程上, 有什么值得好炫耀? 

    副學士, 掀穿了, 不過和羅湖城的 LV 手袋一樣, 都是給那些拿綜援但又貪戀穿名牌的人類, 一嘗她們那種阿 Q 精神的虛榮心 : 雖然沒有真的, 但假的也不錯. 而且看上去也不錯呢!

    為何這樣說? 副學士的課程內容, 實在慘不忍睹. 我遇過不少副學士學生, 也看過他們的碌屎與課本, 我禁不住要破口大罵 : 佛利民不是佛利民, 李偉成不是李偉成, 兩面不是人. 以經濟學為例 (別的我不懂), 好像是大學的課程, 有教等優曲線及生產理論, 但看真一點, 他媽的根本和會考程度沒有兩樣 – 不解釋, 不要求學生理解, 不講有什么用. 看副學士似是高考與會考之間的一座橋, 但殊不知副學士畢業生理應是一個比高考學歷更高的人材.

    八間大專院校唔收你讀學士? 肯俾少少錢, 就有一班所謂大學講師, 教你野; 有一班同你差唔多既同學, 每日煲煙唱k 抄功課; 有得用同大學生一樣既校舍, 課室, 投影機, 廁所. 望上去, 副學士既感覺與讀真正的大學沒有兩樣.

    但副學士就是副學士, 與在 Esprit Outlet 買的就是 outlet 貨的道理一樣. 上帝不會公平到咁, 讓不夠分的你與大學生一樣有同樣待遇 – 過程可能沒有分別, 但結局一定不同 -

    一年只有千幾二千個升上大學的機會, 副學士根本不是另類讀大學的途徑. 去外國? 邊個咁聰明有錢係香港俾完十萬八萬讀副學士先去外國?

    Diploma / certificate 個名話你知你未夠班, 要再進修 – 我好些朋友也是讀 diploma 出身, 或是讀珠海電腦 (當年較少地方有得專修電腦) ; 半工讀, 現在收入不錯 (有個仲係廿六歲退左休添). 但副學士, 就是那個 “副” 字害死不少人 : 你像是學士, 但又不是; 是 diploma, 但我明明俾多好多錢. 讀個 IVE, 真的有一技之長, 可以專門做廚師, 起樓, 做水電, 修理汽車. 可是讀個副學士, 好像什么也懂, 好像什么也不懂.

    死因裁判處裁定, 副學士的死因係 : 高不成, 低不就.

    好些副學士的課程, 連有關學位程度的畢業生搵工都有困難 – 社工, 社會學, 經濟 (屌, 唔想講但真係事實). 畢業左升學無門, 要搵工, 但 這些 50% 學士 怎樣同大學畢業生競爭? 政府成日話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大有前途, 可以作為副學士畢業生既出路. 咁你知唔知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包括d 乜?

    根據統計處既資料顯示 :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 science technicians
    - nurses and midwives
    - dental assistants and other health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and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 opt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rollers
    - ship pilots and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of primary school and kindergarten/nursery
    - statistical assistant
    - computer operators
    - law clearks
    - accounting supervisors
    - public relation officers
    - sales representative
    - designers
    - estate manager
    - social work assistants
    - inspectors and officers of the police
    - performers and sportsmen.

    望著這個列表, 我真不禁搖頭痛惜. 抓了半天頭, 我也說不出除左賣寬頻 (即係 sales representative), 有邊行新入職既唔係以大學畢業生為主流. 連方力申, 作為 sportsman (儘管佢而家係做 mix-girl, 即溝女, 多d), 都要去 hku 讀工商管理. 我實在想不到什么位置可以給副學士學生做 – 民航處既 air traffice controller 要大學畢業; 統計助理要大學畢業 (除左政府, 好少地方有 統計助理. bloomberg? 個個哈佛 MBA); 許多 estate manager 同 PR Officer 都係大學生. 連大學畢業既社工都失業, 仲要 social work assistant 黎做乜? Accounting supervisor, 邊間 big4 有副學士新入職做 S1, A1?  教幼兒/幼稚員, 設計, 藝術創作根本唔使讀副學士, 去 IVE 就可以了.

    最遺憾的是, 賣寬頻是不需要讀副學士的. 你有一顆上進心, 面皮夠厚, 夠勤力, 中五會考考十科 (唔好問點解) 得九F 一U 去賣寬頻是肯定不會餓死. 讀了兩年城大市場學副學士的你, 以為自己掌握市場推廣技巧, 可以在 headquarter 指點兵馬, 做大旗手; 可惜失業已經半載的你, 仍然不肯紓尊降貴, 放下你副學士這杯慢性鶴頂紅, 到銅鑼灣廣場去叫人參加舒適堡健美中心.

    副學士的學士沒有問題 – 正如不能怪當年全民鍊鋼的中國人 – 是制度害苦了他們. 政府搞這 60% 的大白象來, 明為訓練人材, 實為延續自秦始皇以來幾千年的政績工程, 最後還不是苦了人民?

    浪費莘莘學子的青春, 年青人與其父母被俾政府呢個大鑊飯o厄左, 都算咧. 大家成年人, 有強姦, 無焗賭. 最過份係政府為左吸引人讀副學士, 竟然將副學士既資助安排提升至與讀學位者同級. 天呀, 你搞大鑊飯都算, 仲將佢變成人民公社? 政府此舉有如派錢食白粉. 食白粉既人越多, 要求派錢既呼聲會越黎越高 – 今日派五百, 聽日要求派一千 – 已經有人要求為副學士提供土地興建學生宿舍, 增加升讀納稅人資助既學位等等.

    香港是否真的要淪落到做茶餐廳要港大畢業等春田花花幼稚園式荒謬的地步?

    如果你想知呢單人民公社有幾百家爭鳴, 百花齊放. 各單位大鑼大鼓支持副學士, 可參閱以下文章 :

    http://www.emb.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93/review_report.pdf

  • <經濟轉型>

    今年考會考既小朋友, 你地真係好撚慘.

    慘既並唔係考英文卷無出貓個班細佬, 而係個幾十個到懂得用阿媽出俾佢部 3G 既電話上網搵答案既聰明仔.

    如果年尾有人問零六年經濟轉型最成功既例子, 非呢單 “手機出貓事件” 莫屬.

    政府日日鼓勵人地搞轉型 (當然佢自己肥到成隻豬咁, 連身都轉唔到, 莫講話轉型), 過去幾年除非張玉珊搞左個修身堂, 靠幫人轉 “型” 而成功, 最令人振奮既經濟轉型事件, 就係呢單 出貓事件.

    試想想. 由漢代有考試入仕途既制度開始, 中國人及眾多的人類就不段在鑽研各式各樣出貓, 即作弊, 既方法. 收買考官, 抄係衫領, 將貓紙放係前面女同學既長髮下, 抄定一份, 還有當年周星馳用手機問功課.

    呢d 方法, 最大既問題係無法保障無其他人知道 – 萬一要出到收買考官呢招, 仲可能要搵中間人, 所謂多隻香爐多隻鬼. 從前, 要搵d 方法唔俾人知道自己出貓, 代價可能高過自己走去讀書. 出貓呢d 既唔 cost-effective, 更加唔能夠巧妙運用科技既技術, 正走向下岥, 實在係夕陽工業. 好多細佬寧願唔讀, 都唔再想方法出貓.

    直到呢次, 香港人真係威返次. 呢次出貓既奧妙之處, 係溶合左人類既文明與及廿二世紀既偉大發明. 人類最大既文明, 就係廁格裏面你合法地擁有無限既私隱 – 那管你是在作出大膽到飛起既性幻想, 在研究如何把辦公室既死敵先除之而後快, 在玩倒豎沖 (唔好問點解, 我唔知) – 只要不作出過量既聲浪, 與及無太多人排隊既情況下, 你做乜都無人知. 其他人亦無權過問, 及從合法渠道觀看你在 10 平方呎的長方形格內, 究竟係度做乜.

    廁所正是這樣一個令人多么振奮的出貓好地方. 但是, 事前不知道題目, 又不可能打電話問人, 有 9G 都無用. 幸運地, 考評局造就天時, 連文章既出處都話埋俾你知. 地利 (廁所的無限私隱), 人和 (你阿媽買左和黃, 更幫襯埋誠哥), 百年難得一次既機遇, 邊有可能忍到?

    係邊個地方邊個朝代出現過政府係無收錢既情況下, 造就人地出貓? 無. 下年回歸十年, 除左幻彩詠香江, 我地終於有野叻過澳門.

    係廁所上網出貓, 就算差佬捉到你, 都挫你唔入. 記住咧, 以後唔需要搵女同學幫手出貓. 三個字 : 出貓不求人.

    但政府話要徹查事件. 痴線, 即刻拿拿臨頒幾個 “經濟轉型” 獎俾佢地. 考評局仲話要出貓刑事化. 我即刻笑左出黎. 點呀? 滿清十大酷刑呀, 用火燒, 炮烙, 然後李國章捉住靚仔條頸問 : 你d 同黨係邊, 邊有仲有份出貓? 唔係搵火印你~~~

    大佬, 連o厄綜援都係援刑, 你估法官會唔會因為d 細佬用手機上網而留佢地案底, 仲叫佢地坐監? 咪低能拉.

    一諗起胡仙無事, 阮道雲個仔藏毒輕判, 而黎緊出貓要滅族, 共產黨真係正

    (謝過 hystercireul 指出為阮道雲而非袁道雲, 已更正)

     

  • <誰要你的錢?>

    這事不吐不快. 我係擺明歧視大陸人. 歧視佢地既無教養, 厚顏, 垃圾.

    昨天去中環的好好粥面吃下午茶. 食食下, 隔一張台既對面坐左個自由含男人. 夢特嬌, 黑衣西褲加黑皮鞋, 典型大陸佬.

    昨天病, 只點了粥點, 加上蘿蔔糕, 下午茶餐 $21 . 加油菜 ($6), 凍檬茶 ($6). 我吃皮蛋瘦肉粥, 女朋友吃其他.

    自由含看看我們吃的, 咕嚕咕嚕了一輪. 然後點了普通菜牌上的皮蛋瘦肉粥 ($25). 女待應指著下午茶餐牌, 大概告訴他說, 加蘿蔔糕更便宜 (太遠聽唔清楚).

    自由含立刻大聲說 : 貴便貴, 又怎樣? 你找死咧你.

    女待應即刻行開.

    自由含食食下粥, 望一望我同女友大魚大肉, 又睇睇個下午茶餐牌. 根住叫該女待應加返個蘿蔔糕, 同埋一碟油菜.

    正乞兒, 我終於知道點解大陸仲要有打靶呢樣野.

    屌你老母, 有錢留返俾你d 仆街買元寶好咧.

    來, 滾回東莞去吧.

  • <醫務所怪談>

    終於頂唔順, 今日去左見大夫. 去既途中諗起一件往事.

    話說細個呼吸系統唔好, 成日咳同喉嚨發炎 (後者顯然同呼吸系統無關… 唔好嘈住). 一咳就咳到仆街, 由朝咳到晚, 由一樓咳到七樓, 差唔多要抱住個廁所咳個隻 (因為有痰). 於是乎, 要去睇醫生. 我仲好記得, 個醫生叫陳國維.

    醫生 : 張開個口睇下.

    我 (張開口, 並合作地發出聲響) : 呀啊….

    醫生 (看一看, 低頭寫野) : 嗯… 咳兩聲黎睇下

    ?????? 我心想 :  雖然我係好咳, 但我笨唔能夠控制喉嚨既病菌, 叫佢地幾時咳就幾時咳.

    當然, 情況就好似大家係辦公室電腦 hang 機時, 叫公司無乜野做既技術人員黎檢查時一樣, 電腦會自動好返. 或者冷氣明明唔凍, 但一叫樓下師傅黎, 冷氣機又凍到好似新買咁. 有專業人員係度, 你既問題梗係短暫消失, 至到佢離去.

    無論如何, 那時只得六七歲既史弟, 唔識講 “我咳唔出” – 醫生係專業人仕, 地位等同老師, 佢叫你咳你點可以 say no? 仲有, 係你話咳要睇醫生. 係咪玩野?

    但咳唔出就咳唔出. 係醫生三催四請之後, 我於是乎用喉嚨頂發出兩下咳聲, 以應酬醫生. 大佬, 未入黎之前, 我真係好咳呀. 邊個知一入黎就咳唔出先得嫁…

    醫生轉身, 面向我老母 : 你個仔咋病喎.

    FUCK YOU, Dr. CHAN! What do you expect me to do, BASTAR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醫務所怪談 2>

    話說, 好多女人唔信張玉珊食藥可以豐胸, 走去深圳打 paag 隆胸. 今日中央終於唔俾用 paag 黎炒菜. 

    但今日無線走去放蛇, 發現大陸有醫務所依然為客人用 paag 隆胸. 以下係放蛇 [模擬] 對話 :

    記者 : 是否可以用 paag 隆胸 ?

    營業代表 : 對 ! 我們可以為你用 paag 隆胸.

    記者 : paag 不是有害的嗎?

    營業代表 : 沒有, 那有這回事! 我們的 paag 也是假的, 所以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

    記者 : …

  • <房委那個什么租金咨詢報告>

    支持什么 “海景交貴租, 垃圾房隔離交平租” 的人, 定是把敗家到不堪的房委/房處/房屋規劃及地政局想得太犀利.

    放屁吧. 如果政府可以模仿市場的話, 一兩個什么 “機制” 就可以有市場的好處而不會有相帶的壞處 – 計劃經濟早已成功.

    當年蘇聯的經濟學家, 個個皆為數學家物理家, 將所有經濟數據放入 “投入-產出” 模型, 希望能將借此幫助分配人力及其他資源, 令計劃經濟下的生產水平提升甚至乎超越市場經濟的, 再從新分配收入. 成功的話, 我們就有市場的好處 (即生產有效率, 國家富有) 而沒有相連的壞處 (因資源及收入重新分配, 於是乎無係市場經濟下既貧富不均. 當然, 亦無扶貧委員會).

    蘇聯及其他土共的下場如何, 唔使再多講. 這不關乎究竟計劃經濟係全國性還是地區性, 是旅遊業還是鍊鋼業, 是中國還是波蘭, 是一九零零年還是二零零六年. 關鍵在於計劃經濟將一切從基層的誘引全數毀滅, 而在政策及計劃的成功與否對上負責人員的收入與烏紗無關, 更加沒有競爭者令他們 – 包括基層勞工及官員 – 盡力做得更好.

    係共產制度下唯一會進步既技術, 就係講大話/虛報/誇大數字的能力.

    講返報告. 我實在難以認同 “差別租金” 有助增加公屋租戶的選擇. 白痴咧吧 – 你選完那一區, 之後房委俾個單位你, 你要就要, 唔要等下次 (共有三次機會) – 選擇多左, 係邊?

    作為公屋的唯一供應者, 房委在定差別租金時是完全不用考慮 “競爭者” – 在私人市場, 假若把海景單位定價 “太低”, 需求者眾, 業主當然 (遲或早) 坐地起價. 你認為在政治壓力下, 房委可以將反映質素的租金差別隨人們的喜好及選擇結果而改變嗎? 就算無政治壓力, 你認為倒頭來只是處理 other people’s money 的房委, 會把租金差別定在一個 “有效率” – 即不會有人願意付高層租而住唔到, 有人唔願意住而被安排在垃圾房的旁邊 – 的水平嗎?

    不可以的話, 我們又如何肯定這些租金差別能合理地反映 (1) 住戶負擔能力及 (2) 口味, 以及 (3) 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 假設若干年後海港染污, 望海既單位係市場反而被人摒棄, 繼而價格及租金下降. 我們能肯定租金差別能有效率地隨呢d 無人可以預期到既因素而改變嗎? 又或者有研究指原來住係垃圾坊有益健康, 公屋既負差別租金可以轉返正?

    放棄吧. 大鑊飯裏搞什么市場, 倒頭來只會把真正的市場弄個天翻地覆.

    至於另外幾個有關如何尋找準確指標以調整租金的章節, 你話佢好科學化又唔係, 好吹水又唔係. 個人認為, 係計 MIRR – 租金佔入息中位數 – 既時候將拿綜援既人撇除, 一天都光晒. 而調整租金既方法, 最簡單就係係不超過既定 MIRR 既情況下, 每年隨 R&VD 既100 平方米以下既私人樓租金指數而調整. 政府資助公屋居民, 放棄了將土地賣給私人發展商以換取土地收益再洗返係納稅人身上. 於是乎資助 – 即 opportunity cost – 會隨私人樓宇租金而上升或下降.

    如果公屋租金不隨私樓租金上升, 即意味納稅人對公屋居民的資助越黎越多; 相反亦然. 從社會資源, 及公屋土地資源分配原則出發, 這不是理想的. 在不超越 MIRR 的情況下, 加租及減租對於公屋居民黎講仍然可以負擔得起或除笨有精. 這調整原則透明 (R&VD 既數係公開既) 簡單. 最重要係, 唔使我地既高官用咁多腦汁去調整租金.

     

    (相關文件 :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en/aboutus/policy/consultation/0,,1-0-962–0,00.html)

     

     

  • <放屁 九年>

    香港回歸九年. 好些團體人仕, 也放屁放足九年, 或更長. 這些人的職責, 好像是搵把口放屁, 定係其實佢屎眼塞住左, 迫不得以? 木宰羊. 以貌取人地認為,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既屁, 放得最臭. 條友掂, 使俾幾百萬林煥光? 搵個常秘加一添人已經掂.

    個陣想搞亞運 – 好在搞唔成 – 連陳太都痴左線咁話 “香港一定得”, 政府話係要提升香港體育水平. 個人認為除左早年既郭亞女事件, 申請亞運算得係陳太人生既第二個污點. (儘管呢個污點可以歸納為跟錯老細…)

    跟住皇馬黎, 何志平話可以提升香港足球壇既水平同埋體育風氣. 唔知點解係麥花臣睇人踢街場既人永遠多過旺角場睇爭金牌既人. 放屁, 當年連有胡國雄此天才, 香港隊先可以係咁而衝出亞洲, 今日得返什么卓卓 (… 第二個我都諗唔起個名), 連三張幾四張既李健和都仲踢到正選, 香港既足球係幾不濟, 真係好難量化.

    球壇個班人竟然低能到以為賀歲盃只直播一場就可以引d 人入場. 痴鳩線!!!!!!!! 世界盃決賽, ifia 也肯定每個地方的免費電視台可以直播冠軍及季軍戰.

    信我, 香港搞什么馬術比賽, 用完個d 場地只會丟空, 但維修保養俾外判商的錢就繼續照付 – 我們得專重合約精神嘛.

    我更有理由相信. 馬術場地既下場和大球場差不多. 由第一日重建完成, 大球場的草皮, 比起中國人數百年來那媚外妒外的心理更加惡搞. 錢是付了給保養商, 但大球場就像中年男仕的頭頂一樣, 寸草不生. 更什者是生出像鬼又像人的幾條毛毛來, 把作為納稅人的人氣過死去活來. 除了賀歲盃, 七人欖球賽, 和暑假偶爾會有外國強隊 (如皇馬) 找來不知名的老外比賽外, 我實在想不到大球場一年到晚踢到幾多場波, 同埋仲可以做d 乜.

    不, 我不是說政府搞的東西沒有用 – 對於無所事事的官員來說, 有點事做總比沒有事情做好. 那些好處, 即使有, 也不能持續, 不能長久.

    這是投資嗎? 別放屁了. 香港近廿年已把源源不絕的資源泵到各式各樣的體育項目去, 除了在個別項目有天才出現 (或該年對手突然變得不濟) 而得到短暫掌聲, 你想找一個稱得令人滿意的, 持續有好表現的體育項目, 根本無可能, 除非你認為打麻雀都算運動.

    既然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 cherry-picking, 把資源全放到某些體育項目, 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讓煙草商能重新贊助體育項目 – 你認識張德培, 是因為 “沙龍” 網球賽; 把大球場及所有體育設施像 “領匯” 般賣出去, 讓營運者按市場需要定立體育設施 (難以想像在長沙灣竟然有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 以吸引贊助者及參與人仕;  不要再讓肥得像豬, 不做運動的官員來搞什么運動, 再放屁政府可以提升體育水平了.

    說香港做運動的人多了, 體育風氣不錯. 這些人好像不知道張玉珊旗下既修身堂已經 dum 人 dum 到上左市, 俾人投訴到仆街既現代美容也跟住掛左牌. 如果肯做運動, 哪用付鈔找人用些食藥, 放火, 排毒等方法減肥?

    我這代的男孩年輕一點時, 一定熱愛打籃球. 原因 : 男兒當入樽; 大兩三年的, 定必試過在只有七呎樓底的唐樓嘗試一飛沖天彈跳射球. 原因 : 足球小將. 搞十年皇馬來港, 夢幻 x 隊來港, 遠不及一本漫畫人家對體育運動 “需求” 的影響.

    還記得當年的跳舞機, 跑馬機 (係成個人要騎上去個隻), 單車機, 那些五六元一局但你玩完會氣來氣喘的 “娛樂” 嗎? 像文化一樣, 體育並不需要有個地方有班人去搞去玩, 這才會成功. 那是給人交流的地方, 是一個終點.

    幸好, 霍震霆還沒有走出來說西九文化區, 可以改為體育發展區.

     

     

  • <$6,000,000>

    據聞房署會出六百幾萬糧俾信德工程既工人, 但 “下不為例”.

    低能但唔低級既政府官員 (張建宗同陳鎮源都係 D8, 公務員最高職級) 仲想狡辯 : 等工人向信德拿追討到欠薪, 我地會問工人拿返錢.

    老老實實, 政府一年開支幾百億, 而家俾個六百幾萬, 全部首長級人馬既一日人工都唔止. 再者屁話每天也有人說, 但若無乜實際行動, 無謂浪費精力屌鳩佢. 但係佢以 “政府可以拿返錢” 同 “下不為例” 黎支持出糧, 就好大問題.

    多多少少係一個問題, 但俾得有冇道理又係另一個問題. 個賊黎打劫你廿皮唔係廿萬 – 我不是說幫信德打工既人都係賊 – 唔代表你就要就咁就算.

    有點常識既人都知呢幾句野 make sense.

    (1) 如果有信心工人可以問信德一定拿得番錢, 咁政府塾支又係咪多此一舉, 又? 唔係既話, 政府又係咪幫納稅人倒米? 既然政府唔肯定, 又何以肯定納稅人應該科水?

    (2) 仲有, 你係工人, 都收到錢 – 唔好理係邊個俾 – 而向信德追返欠薪又無特別著數 (要回水呀嘛), 你去追呀笨. 我又在此打賭, 除非信德破案, 否則工人不會再向信德追討到任何人工.

    最令我感到低能既係, 佢地竟然想付全數 (100%)! 此舉將工人去追討欠薪既誘引成功減至零! 間接將納稅人既錢一毫子都唔剩!

    (3) 乜野叫做下不為例? 點解今次政府要出手, 而下次又唔可以?


    “下不為例” 並不是今次的理據.

    今次有六百幾個工人? 如果因為有六百幾人, 政府就要破壞合約精神, 出糧俾佢地, 咁呢樣野同當年梁愛詩因為驚幾千個星島報業集團既員工失業而放棄控制胡仙有乜野分別? 工人係慘. 但係慘既又何止工人? 我們的祖國每年有數百萬名學童失學, 特區政府係咪又要抱住一顆慈悲為懷既心將外匯儲備基金既二千幾億美金都拿去投資係內地既兒童身上?

    (4) 如果你知道有六百幾人去嘈下就有糧出, 你係工會領袖同其他壓力團體又會點? 香港一年到刻有幾萬間商店公司執笠 – 我室友返工的清盤公司早年就抓個盆滿砵滿 – 政府又唔知有幾多個六百萬可以出糧?

    既然信德未執笠政府都會自動科水, 呢個係一個大好相會摺埋個個不斷俾人 “濫用” 既破產欠薪管理基金咧. 早知上年添喜大廈既業主搵工會幫下手, 話唔定政府會出埋雙糧俾佢地添!

    (5) 去到呢步, 史弟相信政府既人係全部知道呢d. 但史弟亦敢肯定係信德同政府既合約, 或者判合約既過程有問題, 所以政府要被迫科水. 如果張建宗同陳鎮源想做野, 唔該係你份政府人工同退休金度扣.

    強烈要求審計處長快d 做野.

     

  • <來, 滾回東莞去吧>

    親愛的同胞 :

    不經不覺, 自由行在香港已經推行有兩年半. 期間你們已有超過一千萬人次經自由行來港, 帶給香港的零售業不少商機. 什么 莎莎, 卓越, 周生生, 佐單丹 每天水洩不通, 連同迪士尼, 海洋公園也擠出個人滿之患來 (人滿之患在香港解作人太多, 並非原本真正的意思).

    但是, 你知道嗎? 這兩年間銅鑼灣, 旺角, 尖沙咀一帶的偷竊案件大幅上升. 好幾年前, 我沒有聽過有賊人對公廁的不金秀 鋼門, 路上的坑渠蓋與及鐵造的公共物品打主意. 現在, 這些物品差不多要放到銀行的保險箱裏去, 好些更用大鐵鏈纏繞著, 偷竊無門.

    但是, 你知道嗎? 旺區也出現了不少職業乞兒, 香港忽然變得多完化起來 : 斷腳, 獨臂, 單眼, 孤兒, 寡母, 外省的, 操湖南口音的, 什么人種也有. 我知道, 這些乞兒是集團式操控的, 不時有人扮唔識在旁邊放下飯盒, 然後絕塵而去.

    但是, 你知道嗎? 不少公公婆婆向我說, 他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 已不夠同胞搶位坐了. 難怪, 同胞不排隊, 車門一開便不理會下車的人向前衝, 一個人睡在六個坐位上, 然後大聲呼叫車尾的同胞趕快來坐下. 除了劉翔, 誰夠快? 昨天迪士尼爆滿, 關上大門, 竟然有不少同胞爬閘進入樂園, 或推撞大閘以洩心頭之忿. 我以為那是尼日尼亞迪士尼呢.

    但是, 你知道嗎? 更有許多大肚婆借自由行為名, 到香港的公立醫院生仔為實. 她們更生霸王仔, 享用了服務卻不付鈔結脹呢! 一時香港政府為此多付數百萬 – 這是半個社福團體的每年預算了.

    因此, 我已經停止光顧大餐廳食肆了, 特別是有許多同胞光顧的那些. 老實說, 看見同胞們的食相, 我只會覺得自己在吃豬餿. 而什么太空館, 山頂, 星光大道, 與我更是無緣了. 我看不到北斗七星維港景色李小龍, 卻看到了一班又一班的同胞蹲在地上, 一邊吃花生一邊談天說地, 悶時吐痰於地上.

    因此, 我對內地同胞再不客氣了. 同胞們打尖, 我會毫不猶豫以僅有的普通話高呼 : 呢姐他媽得渣顆, 扒隊! 對於無端端向我衝來的小同胞, 我也會一肘打開他們. 對不起, 我知道, 許多小同胞是扒手來的. 還有那些站在地鐵門前, 怎樣也不肯讓人下車的同胞們, 我會面帶笑容並禮貌地向他們說句 : 你這人頭豬腦滾開讓我下車, 好嗎?

    因此, 每當聽到同胞們俾港燦騙去土瓜灣, 紅磡的金舖騙買金器, 或是到尖沙咀的餐廳被收取高昂付加費, 我也大聲叫好. 同胞們在香港越不快樂, 我越感痛快. 每次搭的士, 我也叫司機下次有同胞們上車, 記緊要走遠路.

    同胞們要緊記在香港不愉快的經驗, 以來不要再來. 也要在村內作出呼籲, 叫未曾來港的人仕千萬不要來港.

    對, 趕快乘直通車回東莞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遊行搞手>

    每次遊行或晚會, 我都覺得搞手應該拎去打靶. 今年一二四, 又係一班人柴娃娃係台上你有你唱, 我有我等. 人家迫在維園已經慘過弟弟, 你還在旁邊唱埋d 唔知乜野, 講埋d 無厘頭既野, 情形同人家打九九九你無時間聽仲係度播愛麗斯夢遊仙境一樣.

    例子一, 不斷重複龍頭去到邊 : 而家只係去到鵝頸橋. 令一干人等只聯想到不過是由華叔行頭既隊伍行得好慢… 龍頭棍而家去到文匯報…係沙頭角落緊黎.

    例子二, 跟住唱 “抗戰二十年”. 肥唔係罪, 但欣宜之所以乞人憎, 就係唔知醜. 走音唔該行過去糖街 CEO 開間房唱. 跟住唱 “好心普選”, 近乎殺人. 仲要唱左三次. 我不禁聯想到上面個班人同某些籌款活動既總理老婆/仔女一樣, 都係俾錢就有得上台.

    例子三. 李卓人拿住個咪不斷係咁叫 maggie. maggie? maggie? maggie?

    例子四. 那些口號, 比起中學生陸運會那些更爛. 還有那些爛 gag, 真係笑撚死.

    kursk 話識台上其中一位女搞手. 呢D 朋友, 真係要重新認識下.

    最正都係前年六四晚會. 諗返起都想死. 笑死.

    誠如 tommyjonk 所說, 搞之前應該做下市場研究.

    仲有, 如果當奴知道會場內係咁既情況, 佢應該幾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