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 <經濟轉型>

    今年考會考既小朋友, 你地真係好撚慘.

    慘既並唔係考英文卷無出貓個班細佬, 而係個幾十個到懂得用阿媽出俾佢部 3G 既電話上網搵答案既聰明仔.

    如果年尾有人問零六年經濟轉型最成功既例子, 非呢單 "手機出貓事件" 莫屬.

    政府日日鼓勵人地搞轉型 (當然佢自己肥到成隻豬咁, 連身都轉唔到, 莫講話轉型), 過去幾年除非張玉珊搞左個修身堂, 靠幫人轉 "型" 而成功, 最令人振奮既經濟轉型事件, 就係呢單 出貓事件.

    試想想. 由漢代有考試入仕途既制度開始, 中國人及眾多的人類就不段在鑽研各式各樣出貓, 即作弊, 既方法. 收買考官, 抄係衫領, 將貓紙放係前面女同學既長髮下, 抄定一份, 還有當年周星馳用手機問功課.

    呢d 方法, 最大既問題係無法保障無其他人知道 - 萬一要出到收買考官呢招, 仲可能要搵中間人, 所謂多隻香爐多隻鬼. 從前, 要搵d 方法唔俾人知道自己出貓, 代價可能高過自己走去讀書. 出貓呢d 既唔 cost-effective, 更加唔能夠巧妙運用科技既技術, 正走向下岥, 實在係夕陽工業. 好多細佬寧願唔讀, 都唔再想方法出貓.

    直到呢次, 香港人真係威返次. 呢次出貓既奧妙之處, 係溶合左人類既文明與及廿二世紀既偉大發明. 人類最大既文明, 就係廁格裏面你合法地擁有無限既私隱 - 那管你是在作出大膽到飛起既性幻想, 在研究如何把辦公室既死敵先除之而後快, 在玩倒豎沖 (唔好問點解, 我唔知) - 只要不作出過量既聲浪, 與及無太多人排隊既情況下, 你做乜都無人知. 其他人亦無權過問, 及從合法渠道觀看你在 10 平方呎的長方形格內, 究竟係度做乜.

    廁所正是這樣一個令人多么振奮的出貓好地方. 但是, 事前不知道題目, 又不可能打電話問人, 有 9G 都無用. 幸運地, 考評局造就天時, 連文章既出處都話埋俾你知. 地利 (廁所的無限私隱), 人和 (你阿媽買左和黃, 更幫襯埋誠哥), 百年難得一次既機遇, 邊有可能忍到?

    係邊個地方邊個朝代出現過政府係無收錢既情況下, 造就人地出貓? 無. 下年回歸十年, 除左幻彩詠香江, 我地終於有野叻過澳門.

    係廁所上網出貓, 就算差佬捉到你, 都挫你唔入. 記住咧, 以後唔需要搵女同學幫手出貓. 三個字 : 出貓不求人.

    但政府話要徹查事件. 痴線, 即刻拿拿臨頒幾個 "經濟轉型" 獎俾佢地. 考評局仲話要出貓刑事化. 我即刻笑左出黎. 點呀? 滿清十大酷刑呀, 用火燒, 炮烙, 然後李國章捉住靚仔條頸問 : 你d 同黨係邊, 邊有仲有份出貓? 唔係搵火印你~~~

    大佬, 連o厄綜援都係援刑, 你估法官會唔會因為d 細佬用手機上網而留佢地案底, 仲叫佢地坐監? 咪低能拉.

    一諗起胡仙無事, 阮道雲個仔藏毒輕判, 而黎緊出貓要滅族, 共產黨真係正

    (謝過 hystercireul 指出為阮道雲而非袁道雲, 已更正)

     

  • <誰要你的錢?>

    這事不吐不快. 我係擺明歧視大陸人. 歧視佢地既無教養, 厚顏, 垃圾.

    昨天去中環的好好粥面吃下午茶. 食食下, 隔一張台既對面坐左個自由含男人. 夢特嬌, 黑衣西褲加黑皮鞋, 典型大陸佬.

    昨天病, 只點了粥點, 加上蘿蔔糕, 下午茶餐 $21 . 加油菜 ($6), 凍檬茶 ($6). 我吃皮蛋瘦肉粥, 女朋友吃其他.

    自由含看看我們吃的, 咕嚕咕嚕了一輪. 然後點了普通菜牌上的皮蛋瘦肉粥 ($25). 女待應指著下午茶餐牌, 大概告訴他說, 加蘿蔔糕更便宜 (太遠聽唔清楚).

    自由含立刻大聲說 : 貴便貴, 又怎樣? 你找死咧你.

    女待應即刻行開.

    自由含食食下粥, 望一望我同女友大魚大肉, 又睇睇個下午茶餐牌. 根住叫該女待應加返個蘿蔔糕, 同埋一碟油菜.

    正乞兒, 我終於知道點解大陸仲要有打靶呢樣野.

    屌你老母, 有錢留返俾你d 仆街買元寶好咧.

    來, 滾回東莞去吧.

  • <好景. 教父>

    跟進上次 <男人的天國>


    (轉載自 oscar1019)

    如果你無去過好景, 讓我告訴你, 他便是擁有那一把比譚兆偉的更磁性的聲線, 不斷重複 "九樓有四仔, 四樓有狗仔" 既男人.

    上次話你係道友, 對唔住.

    唔知你有冇xanga 嫁呢? 有既話可唔可以俾地址我?

  • 個人認為, 學歷低, 知識水平不高, 年輕, 家庭背景複雜, 肯交還金額, 家有老父, 一時愚蠢... ... 諸如此類, 一切都唔係犯罪後求情既合理理由.

    法官更加唔應該因為呢d 不知所謂既原因而去減輕刑罰.

    如果話搵人大釋法係謀殺, 香港既法官根本係度慢性自殺.

    咁不如設立 "免受審安全網" 拉. 你智商低過 50, 人工低過 $5000, 老頭老母等你養... 一切過晒, 就入到呢個網.

    入到去你做乜都唔使俾人告,  好似拿住摺登咁, 就算差佬捉到都鋤你唔入. 

     

     

     

     

  • <苑瓊丹與李嘉欣>

    友人的女友是個可人兒. 不屬於十分漂亮那種類型, 但望上去很討人喜歡. 可惜她有一雙長得不太好看的耳朵, 平時把長髮放下, 缺點不太明顯.

    上星期與該友人打籃球時, 其女友是座上客之一. 她把右邊的頭髮翹到耳朵後面, 露出不太好看的右耳, 左邊的頭髮則放下. 休息時我告訴她說, 耳朵露出來的右邊不好看. 她回答 : 右邊不好看, 顯得左邊更好看.

    我告訴她, 一個人半邊面是苑瓊丹, 另半邊是李嘉欣, 這樣的陰陽配搭固然比不上全個李嘉欣, 比一個苑瓊丹也更醜怪.

    我沒有說出口的是, 那什至乎比黃夏惠更加嚇人. 當然, 友人的女友的耳朵不是醜得那樣. 但我想指出的是, 不類不倫, 半醜半美的怪物, 比起純粹醜陋的, 更加不知所謂.

    市建局和房委會將以一億收購灣仔石水渠街數個一九二零年代已經建成的單位, 當中包括被不少藝術工作者作為題材的 "藍屋". 收購後, 有關單位大概會將其翻新及修葺, 然後用作非商業或社區用途.

    我不清楚這藍屋的內部結構有多殘舊, 但我肯定重修後的藍屋肯定會變得不倫不類. 我每次去西港城, 都會被其不知所謂的翻新成果氣到半死 : 明明是很舊的一座建築, 但油漆是新束束, 門是新束束, 但什也是新束束. 原有的特色, 已被各樣新的東西完全掩蓋, 一點也看不出來. 若非住在香港, 知道真有此地, 我不相信這地方是有差不多一百年的歷史. 從外牆到內籠, 彷彿是新製的一樣.

    香港的文物保護, 還停留在保留 "建築物及其建築特色". 裏面的一個石級一把風扇一條木, 可以換的話, 全都被換掉了. 完成品好像很有特色, 但看真一點, 半點特色也沒有. 很假. 要把舊的地板翻新, 不是找來數塊木板, 鬆上啡色便成.

    每次看見這些半新不舊的建築文物, 真的令我哭笑不得. 如果在選擇 (1) 不翻新但五年後會因天然折舊而灰飛煙滅 或 (2) 翻新得不倫不類但可以保留五十年, 我死也會選擇 (1).

    我今天去左南 Y 島既漁民文化村. 入場券 $40, 好貴. 但乜都可以掂, 可以摸; 而且一切展品不經修飾, 漁船沒有鬆上油漆, 被海水侵蝕了的木頭, 痕跡依然清楚可見. 漁網, 漁具, 漁民日常用品, 一切一切, 近距離接觸. 某些地方是新束束的, 但大體上保留了漁民生活的風味.

    沒有食 Q, 也沒有圍欄. 工作人員以前是漁民, 講解得非常詳盡, 很有心機. 比起數月前在沙田文化歷史博物館, 那個同樣以漁民作題目的展館, 級數高幾倍. 那博物館的食 Q, 除左叫你唔好掂這, 不要靠著那, 只懂走來走去, 一點建樹也沒有.

    新舊 cross-over 是很講求藝術及技巧, 不是隨便找兩個文物保護專家, 幾個結構工程司, 六七個 town planner, 一堆三行佬, 畫幾幅圖, 用 photoshop 將舊的物品翻新, 讓目不識丁的高層同意, 然後大興土木搞她媽的十三四個月便成.

    啟德客運大樓, 舊中區差館, 藍屋, 大澳棚屋, 還有許多許多有特色的東西, 其價值並非純粹在其建築層面 - 澳門有特色的建築比香港多上 N 倍 - 而是裏面的人, 事和物. 把藍屋的人送到將軍澳, 將其居所變成許留山式涼茶店 (最後大概會經營唔住, 變成星巴克), 舊有的人和事一筆抹去, 這才是真正在毀滅文化.

    半個苑瓊丹, 半個李嘉欣, 永遠比不上一個黃夏惠.

     


    (南 Y 島漁民文化村網址 :
    www.fisherfolks.com.hk)

     

  • <男人的天國>

    是那個風光一時的好景商場.

    好景商場的代號是 "九樓有四仔, 四樓有狗仔". 那個不斷有自動電梯上上落落的道友 (不要欺騙自己了, 那傢伙分明是個道友), 用譚兆偉式磁性聲線發出的聲音, 永遠是那樣叫人難以忘記.

    我承認, 對於女人來說, 要了解為何好景商場是男人的天國, 有一定的難度. 比起男人要去明白女人問 "好唔好睇" 既動機, 可能更難.

    為何要選以前淨係賣咸碟既好景, 而唔係除咸碟仲有好多男人恩物既灣仔 188 或是信和, 我唔知.

    我淨係記得有一次自己去好景買碟, 正低頭思故鄉. 買行碟既人多數單獨行事, 就算約埋識既都好少討論, 更加少留意唔識既人.

    我個陣站係最左邊, 將面貼近咸架, 並望向右邊. 那時候我看見許多男人的面孔, 有四眼佬, 肯定未夠15 歲既細佬, 肥佬, 大粒墨. 佢地全神貫注, 目不轉睛, 精和力都放到眼前的咸碟封面. 儘管佢地面上並沒有半點笑容, 但我知道, 好景商場每天也為許多男仕帶來數以噸計的快樂.

    這些快樂不單單來自射精的 0.0001 秒. 大家買碟時看到的, 是封面, 而不是碟的真正內容. 不計那些出名的女優, 封面既樣同戲裏面個樣, 係可以好唔同 (PHOTOSHOP及日本人的拍攝技術太偉大). 而且新人與唔出名女優既身材同技術如何, 買個陣真係同玩大細差唔多. 係香港無賭場之下, 買碟的確幾過癮. 估中左, 真係幾興奮.

    呢個同陳小春係古惑仔講叫雞最興奮個刻係妓女現身個一下, 情況差唔多.

    而 BT 還沒有出現的時候, 好景的確係男人的天國. 一百元十隻 VCD, 一百元四隻 DVD, 好彩的話會令你看過精盡人亡後, 你的心靈會像患上香港腳般, 整天癢癢的好想再去入貨. 你每天就沉醉於直樹舞子小澤圓伊東怜天宮倉井空松楓愛田友小澤馬利亞的胴體與動作場面之中.

    好景的翻版店也有分售賣有格/無格 (視乎你想留低一些幻想的空間, 還是想看到血淋淋的現實), 日本/外國女演員 (日本的佔大多數. 原因? 香港人要報復日本侵華嘛. 至於強佔我國土地的英國人嘛, 印象中好想沒有出產咸碟, 報仇無望).

    好些翻版店會學習 HMV (即你永遠不會俾多 $30 買一隻本港歌星 CD 既地方), 將該日的 TOP 10 SALES 放在當眼位置. 有些會分女優放, 有些會分動作片的內容 : 人妻, 痴漢, 巨乳 (即個胸最少有 40 吋既女人), SM, 另類 (這個很雜, 我也很少留意有什么, 大概係變性人, 大肚婆, 人獸交等). 不去過很難相信一個 50 呎的小店舖, 所運動的銷售技巧, 比起一間數以萬呎的超市或百貨公司不遑多讓. 

    花無百日紅. 我之前也說過, BT 的出現將翻版市業上市的希望, 一鑊打沉. 好景既一樓, 去買翻版既人, 數目大不如前 - 不是因為根據警方所說好景變成了潮流集中地 - 而是免費午餐的吸引力太大了.

    尋日去好景一樓, 行行下竟然有翻版版店員捉住我右臂, 然後邀請我入內選購, 仲死都唔肯放手.

    翻版佬竟然要像六十歲的流鶯係街邊拉客. 我感到, 男人的天國已進入倒數階段了.

     

     

  • <男人的地獄>

    好像很久也沒有認真地寫笑話. 認真地寫笑話, 就像抱著道德原則去搶劫一樣. 唉, 我又鳩o翕了. 此等惡習, 一定要戒.

    今天和女友去了葵涌廣場行街. 對於很多人來說, 這個係葵芳地鐵站, 新都會廣場旁邊的商場, 好大陸. 講真, 真係好大陸. 唔知點解女友成日都話要去呢度行街買野. 佢行黎行去都係得個一樓個個 潮流廊 及 MRT 消費站 (我無打錯, 唔係 MTR)...  個兩度幾十間時裝店所賣既衫...  唔講尤由可, 一講起, 真係唔知係香港既女性消費者口味太狹窄, 還是設計師 (定係裁縫佬?) 太懶.

    基本所有衫, 不外乎係薄薄薄, 米白青綠卡奇啡色, 中袖, 然後在心口既位置有 d 花紋. 今日我有幸係個度來回三次, 睇左百幾件衫, 件件都差唔多. 三個月前我陪女友黎, 又係咁; 一年前, 又係咁. 雖則話口味既野, 一兩年間既變動相對地細, 但唔使件件季季都差唔多野呀嘛.

    但你唔好理. 個個潮流廊 及 MRT 消費站, 一到假日都旺過五六日俾北區少年去深圳叫雞既文錦渡管制站. 賣既衫, 一件閒閒地二百幾. 相比係三樓賣玩具, 早已經走左佬既老細, 做女人生意的確潛力大好多.

    個度女人多都算, 最慘係俾人係威迫利誘之下等候既男人, 都狗屎咁多. 男人老狗, 入女性時裝店, 除左睇其他女人, 識欣賞服裝既人, 少之又少. 畢竟男人最想係除女人既衫. 所以男人多以複數, 三五成群係門口等. 有時仲會多過時裝店裏面既人.

    就今日所見, 係呢兩個地方時裝店門口見到既男人, 個個都好似死老母咁既面口. 雖然臨近清明, 但我肯定同拜山無關. 無論係肥既, 瘦既, 後生仔, 抱住個未滿月既仔, 通通站在時裝門口, 一副等被打靶般既面口.

    呢樣都未算慘.

    好多女人, 我真係唔知佢地乜野心態, 賣衫硬係鍾意做 "假咨詢". 乜野係 "假咨詢"? 咪臭係明明自己睇中個件衫, 好想買. 好貴, 但真係好想買. 好靚, 但又好貴. 係好貴好靚好想買好想洗錢好想買d 野返屋企好想行街等一大輪李天命都搞唔掂既邏輯後, 佢地又唔知點解好想問下人意見. 於是係決定拿出匯豐既萬事達咭之前, 她們總會拿著衣服問門口既男性書童或是奴隸,

    呢件衫好唔好睇?

    這 "假咨詢", 比起任何東西更容易引起兩性既衝突. 皆因 "呢件衫好唔好睇", 這問題比起政府考政務官的難答千萬倍. 所涉及的政治公關技巧, 也極度高明. 答得不好, 可以死得好慘.

    回答 "不好", 你永遠只會被認為係 "無 taste" (媽的, 哪你問我幹嗎? 這便是 "假咨詢" 的本質.);

    答 "好", 實在有違自己良心. 男人無幾可覺得自己女友著既衫好睇. 即使佢地答 "好", 其實後面係有 "如果著係周汶琪/林嘉欣/梁詠琪 身上". 再者, 儘管唔係自己俾錢, 但答 "好" 即係某程度上支持佢刷咭;

    怕麻煩, 只想佢盡快付鈔了事, 敷衍答一句 "是但" 或是 "靚到爆"? 待你真正逛完街, 屎忽終於可以係十個鐘頭後再貼住張登, 而你正想把楊州炒飯作為今天的第一口食物, 此時女友會像葉劉般既眼神, 提高八度的聲線問道 : 乜你覺得同我行街好辛苦好麻煩咩? 或是咽哽. 到時你真係寫廿個報告, 設立九千幾個獨立委員會解釋都無用.

    尤其是當男人認為件件衫都一樣既時候, 你問佢好唔好睇, 咪即係玩鳩佢.

    佢地心裏面其實都有一個問題 :

    你行撚夠未呀?

    時裝店門口, 每一天也重複地上演 <焚鈔坑男> 這經典的舞台劇.

    題外話 :

    1. 據我了解, 最多墳墓的時裝店, 叫 "b + ab". 每逢換季, 門口真係好多男人. 而店裏面, 似惠康放橙既地方, 多過似時裝店.

    2. 可惜還沒有人在時裝店門口出租 NSD 或 PSP, 好讓喪家之犬一解悶納.

    3. 史弟既女友好少問我 好唔好睇. 原因係, 我早已經被定性為無 taste 既人.

    4. 另一個最多男士墳墓既地方, 係 SOGO 既化粧品部.

     

  • <房委那個什么租金咨詢報告>

    支持什么 "海景交貴租, 垃圾房隔離交平租" 的人, 定是把敗家到不堪的房委/房處/房屋規劃及地政局想得太犀利.

    放屁吧. 如果政府可以模仿市場的話, 一兩個什么 "機制" 就可以有市場的好處而不會有相帶的壞處 - 計劃經濟早已成功.

    當年蘇聯的經濟學家, 個個皆為數學家物理家, 將所有經濟數據放入 "投入-產出" 模型, 希望能將借此幫助分配人力及其他資源, 令計劃經濟下的生產水平提升甚至乎超越市場經濟的, 再從新分配收入. 成功的話, 我們就有市場的好處 (即生產有效率, 國家富有) 而沒有相連的壞處 (因資源及收入重新分配, 於是乎無係市場經濟下既貧富不均. 當然, 亦無扶貧委員會).

    蘇聯及其他土共的下場如何, 唔使再多講. 這不關乎究竟計劃經濟係全國性還是地區性, 是旅遊業還是鍊鋼業, 是中國還是波蘭, 是一九零零年還是二零零六年. 關鍵在於計劃經濟將一切從基層的誘引全數毀滅, 而在政策及計劃的成功與否對上負責人員的收入與烏紗無關, 更加沒有競爭者令他們 - 包括基層勞工及官員 - 盡力做得更好.

    係共產制度下唯一會進步既技術, 就係講大話/虛報/誇大數字的能力.

    講返報告. 我實在難以認同 "差別租金" 有助增加公屋租戶的選擇. 白痴咧吧 - 你選完那一區, 之後房委俾個單位你, 你要就要, 唔要等下次 (共有三次機會) - 選擇多左, 係邊?

    作為公屋的唯一供應者, 房委在定差別租金時是完全不用考慮 "競爭者" - 在私人市場, 假若把海景單位定價 "太低", 需求者眾, 業主當然 (遲或早) 坐地起價. 你認為在政治壓力下, 房委可以將反映質素的租金差別隨人們的喜好及選擇結果而改變嗎? 就算無政治壓力, 你認為倒頭來只是處理 other people's money 的房委, 會把租金差別定在一個 "有效率" - 即不會有人願意付高層租而住唔到, 有人唔願意住而被安排在垃圾房的旁邊 - 的水平嗎?

    不可以的話, 我們又如何肯定這些租金差別能合理地反映 (1) 住戶負擔能力及 (2) 口味, 以及 (3) 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 假設若干年後海港染污, 望海既單位係市場反而被人摒棄, 繼而價格及租金下降. 我們能肯定租金差別能有效率地隨呢d 無人可以預期到既因素而改變嗎? 又或者有研究指原來住係垃圾坊有益健康, 公屋既負差別租金可以轉返正?

    放棄吧. 大鑊飯裏搞什么市場, 倒頭來只會把真正的市場弄個天翻地覆.

    至於另外幾個有關如何尋找準確指標以調整租金的章節, 你話佢好科學化又唔係, 好吹水又唔係. 個人認為, 係計 MIRR - 租金佔入息中位數 - 既時候將拿綜援既人撇除, 一天都光晒. 而調整租金既方法, 最簡單就係係不超過既定 MIRR 既情況下, 每年隨 R&VD 既100 平方米以下既私人樓租金指數而調整. 政府資助公屋居民, 放棄了將土地賣給私人發展商以換取土地收益再洗返係納稅人身上. 於是乎資助 - 即 opportunity cost - 會隨私人樓宇租金而上升或下降.

    如果公屋租金不隨私樓租金上升, 即意味納稅人對公屋居民的資助越黎越多; 相反亦然. 從社會資源, 及公屋土地資源分配原則出發, 這不是理想的. 在不超越 MIRR 的情況下, 加租及減租對於公屋居民黎講仍然可以負擔得起或除笨有精. 這調整原則透明 (R&VD 既數係公開既) 簡單. 最重要係, 唔使我地既高官用咁多腦汁去調整租金.

     

    (相關文件 :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en/aboutus/policy/consultation/0,,1-0-962--0,00.html)

     

     

  •  

    <入黨>

    劉千石表示, 只要任何政黨能給予佢一張永久回鄉証, 在有生之年都成為該黨黨員, 問題不大.

    二零零八年立法會選舉, 每當劉千石被問及過去四年的政績, 佢會毫不猶豫地說 : 我成功向中央爭取到一張永久回鄉証, 讓我可以一盡孝義. 而劉千石會係政綱提出一系列有關回鄉証的措施 : 為被捉黃腳雞的港人向中央爭取回鄉証. 理據係叫雞無罪, 消費有理; 強烈爭取減收回鄉証申請費及批核時間; 延長回鄉証有效年期; 要求係回鄉咭加入智能身份証, ETC, 圖書証, 八達通; 減低直通巴士票價...

    係港台 (如果仲係度...) 既選舉辯論大會上, 劉千石被民主派人仕 (包括但不限於曾憲梓, 吳康民, 徐四民等人, 若還健在) 問及 "先右後左" 是否和做二五仔一樣, 劉千石表示人各有志, 要求的東西不同, 他沒有對不起選民. 

    他又認為很多民主派人仕連 "一次性" 回鄉証 (必定要有個 "性" 字, 以表示對中央既忠心) 也沒有, 對國情完全不理解. 說畢, 鄭家富 (左派人仕) 立刻拿出啡色外皮, 廿十多頁厚的陳年回鄉証一本, 以示自己並非劉所說沒有回鄉証. 但鏡頭所見, 係該回鄉証既第二頁, 鄭家富大概只得十歲...

    而到二零零八年的時候, 香港老人, 特別係獨居個d, 漸多. 佢地唔係住係文化村老人院 (儘管和文化一點關係也沒有), 就係訓係佐敦道天橋底, 好不淒涼. 對於劉千石呢個孝順仔, 佢地十分認同. 於是乎老人家都投劉千石一票, 佢老哥又可以多做一屆. 於是乎 "永久性" 回鄉証, 又再多四年的有效期.

    講漏左添. 劉千石參選個個區, 係廣州越秀區.

    果然, 每人心中都有一本回鄉証.

    (圖轉自 atnext.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繼深層次矛盾後>

    最潮的說話係 : 每人心中都有一 [量詞] [名詞, 必須為三個字].

    例一 : 每人心中都有一隻金沙蝦.

    例二 : 每人心中都有一位周恩來.

    例三 : 每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安門.

    究竟乜野係 "深層次矛盾", 好多傻佬到今日都仲未諗到.

     

     

  • <放屁 九年>

    香港回歸九年. 好些團體人仕, 也放屁放足九年, 或更長. 這些人的職責, 好像是搵把口放屁, 定係其實佢屎眼塞住左, 迫不得以? 木宰羊. 以貌取人地認為,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既屁, 放得最臭. 條友掂, 使俾幾百萬林煥光? 搵個常秘加一添人已經掂.

    個陣想搞亞運 - 好在搞唔成 - 連陳太都痴左線咁話 "香港一定得", 政府話係要提升香港體育水平. 個人認為除左早年既郭亞女事件, 申請亞運算得係陳太人生既第二個污點. (儘管呢個污點可以歸納為跟錯老細...)

    跟住皇馬黎, 何志平話可以提升香港足球壇既水平同埋體育風氣. 唔知點解係麥花臣睇人踢街場既人永遠多過旺角場睇爭金牌既人. 放屁, 當年連有胡國雄此天才, 香港隊先可以係咁而衝出亞洲, 今日得返什么卓卓 (... 第二個我都諗唔起個名), 連三張幾四張既李健和都仲踢到正選, 香港既足球係幾不濟, 真係好難量化.

    球壇個班人竟然低能到以為賀歲盃只直播一場就可以引d 人入場. 痴鳩線!!!!!!!! 世界盃決賽, ifia 也肯定每個地方的免費電視台可以直播冠軍及季軍戰.

    信我, 香港搞什么馬術比賽, 用完個d 場地只會丟空, 但維修保養俾外判商的錢就繼續照付 - 我們得專重合約精神嘛.

    我更有理由相信. 馬術場地既下場和大球場差不多. 由第一日重建完成, 大球場的草皮, 比起中國人數百年來那媚外妒外的心理更加惡搞. 錢是付了給保養商, 但大球場就像中年男仕的頭頂一樣, 寸草不生. 更什者是生出像鬼又像人的幾條毛毛來, 把作為納稅人的人氣過死去活來. 除了賀歲盃, 七人欖球賽, 和暑假偶爾會有外國強隊 (如皇馬) 找來不知名的老外比賽外, 我實在想不到大球場一年到晚踢到幾多場波, 同埋仲可以做d 乜.

    不, 我不是說政府搞的東西沒有用 - 對於無所事事的官員來說, 有點事做總比沒有事情做好. 那些好處, 即使有, 也不能持續, 不能長久.

    這是投資嗎? 別放屁了. 香港近廿年已把源源不絕的資源泵到各式各樣的體育項目去, 除了在個別項目有天才出現 (或該年對手突然變得不濟) 而得到短暫掌聲, 你想找一個稱得令人滿意的, 持續有好表現的體育項目, 根本無可能, 除非你認為打麻雀都算運動.

    既然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 cherry-picking, 把資源全放到某些體育項目, 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讓煙草商能重新贊助體育項目 - 你認識張德培, 是因為 "沙龍" 網球賽; 把大球場及所有體育設施像 "領匯" 般賣出去, 讓營運者按市場需要定立體育設施 (難以想像在長沙灣竟然有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 以吸引贊助者及參與人仕;  不要再讓肥得像豬, 不做運動的官員來搞什么運動, 再放屁政府可以提升體育水平了.

    說香港做運動的人多了, 體育風氣不錯. 這些人好像不知道張玉珊旗下既修身堂已經 dum 人 dum 到上左市, 俾人投訴到仆街既現代美容也跟住掛左牌. 如果肯做運動, 哪用付鈔找人用些食藥, 放火, 排毒等方法減肥?

    我這代的男孩年輕一點時, 一定熱愛打籃球. 原因 : 男兒當入樽; 大兩三年的, 定必試過在只有七呎樓底的唐樓嘗試一飛沖天彈跳射球. 原因 : 足球小將. 搞十年皇馬來港, 夢幻 x 隊來港, 遠不及一本漫畫人家對體育運動 "需求" 的影響.

    還記得當年的跳舞機, 跑馬機 (係成個人要騎上去個隻), 單車機, 那些五六元一局但你玩完會氣來氣喘的 "娛樂" 嗎? 像文化一樣, 體育並不需要有個地方有班人去搞去玩, 這才會成功. 那是給人交流的地方, 是一個終點.

    幸好, 霍震霆還沒有走出來說西九文化區, 可以改為體育發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