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 kong

  • <遇上 . 主播 . 雜記>

    唔知幾時開始, 主播成為左明星. 唔知係黃德如定係魏綺珊既關係, 大家已經常左睇新聞等同睇電視劇, 主播一定要靚女靚仔.

    即係話, 如果你個樣似林雪但又想報新聞, 係香港要係電台先有機會.

    1. 電視播放著 now 324 台, 亞視 24 小時新聞台. 女友坐在沙發, 咬著百力滋, 一面咕嚕咕嚕著新聞來來去去也是天下圍攻. 她問我, 施明德班人係咪想打持久戰, 斷陳水扁米糧, 餓死陳水扁一家. 我支吾以對, 皆因我諗緊幾時可以放假去實地倒扁.

    好不容易終於捱到有關天下圍攻的報導結束, 男主播繼續報導新聞. 女友看著螢幕, 定了格一般, 眼定定看著男主播.

    "喂, 你望咩. 條友仲醜樣過我." 大家都知, 除非電視台想執, 呢樣野根本無可能.

    "嘩呀呀呀呀~~~佢...係我大學同學."

    大學同學, 唔係前男友. 但其後每次睇 324 台, 祇要係該男主播, 家中都增添了不少溫馨感. 一家人 (後面 : 你講乜春呀), 感覺都好親切. 我成日係屋扮 : 歡迎收睇亞洲電視 24 小時新聞, 我係 我係范 x x.

    女友去飲大學同學個餐, 話有機會見到男主播. 我叫女友問佢 黃珊 究竟正唔正.

    得到的答案係 : 男主播無去飲.

    挑.

    根本係問左但唔話我知.

    2. 跟住, 我又想起豬豬好似係友人既大學同學. 其實豬豬一d 都唔正.

    3. 一次飯局, 竟然有機會同主播食飯 ... 我係食飯前無耐, 先知原來佢係主播... 鬼叫自己睇世界盃都係睇 pplive 嘛. 後尾友人吹水, 得知佢竟然係該主播既粉絲 (後面 : 屌, 扮咩野....友咩人. 你咪係友人 law), 好在冇提及曾經同台食飯.... 唔係冇拎簽名加上無話佢知黎偷拍, 命都冇... 希望可以補拎簽名相一張, 同埋一套成個月既新聞報導...

    4. 一次係朋友屋企睇友線, 硬覺得個主播好熟面口. 諗左半日, 終於諗起友線既女主播係遠房大學同學, 曾經係某d 社團組織合作過搞活動. 如果唔係認得個名, 真係以為佢特登整容整醜自己. 佢大學個陣, 靚好多.

    5. 亞視英文台既記者, 原來係朋友既朋友個妹. 同佢家姐, 一d 都唔似樣, 不過英文一樣咁流利.

    突然間, 全香港既主播都好似同我有關. 唔單止同女友之間只隔一層, 我突然覺得, 同全香港既主播, 都只係隔一層. 當然, 此層不同彼層.

    6. 工作地點要走過長長的走廊, 盡頭是大堂. 午飯時抄小路, 偷行平時華人與狗不得使用的大堂通道, 見到一班記者. 行行下, 竟然見到她 - 曾經在 324 台, 而家去左無記既靚女主播. 我呆左一呆, 皆因我同佢既距離只有五吋以內. 真人比上鏡仲正.

    只能夠呆一呆. 皆因再多呆半秒, 好容易俾人發現兼抄家. 用 0.3 秒極速記低佢既樣, 之後一路食飯, 一路回味. 夠痴漢, 夠變態. 實情係, 史弟患有樣貌失憶証, 對女性面孔既記性極差. 完全唔記得佢大概係點. 只認為佢去無記, 係為左擴闊自己既觀眾層面. 望完 0.3 秒, 印象係 - 佢係 now 個陣化既妝, 比起係無線時化的好看得多. 起碼, 佢塊面無咁紅. 起碼, 佢眼影無咁突出. 起碼, 睇唔出佢皮膚原來只係一般. 至於佢靚唔靚, 真係完全無印象.

    7. 又係午飯, 唔係點解成日食飯個陣撞見女主撞. 行過老廉大樓, 見到無線女主播報施政服告. 完全無停低, 皆因講唔出女主播個名. 講唔出佢個名, 皆因佢唔靚, 又唔係朋友既朋友. 原來, 只要無左個一層, 大家無晒 connection - 嘩, 一句中一句英好潮 - 一d 都唔好玩.

    ***************************************************************

  • <生活的調理農務>

    若你認為生活 - 那怕是讀書寫字返工泡女失業 - 太過枯燥乏味的話, 我誠意推薦你打去任何銀行或寬頻公司的熱線電話. 每次當我以為自己已成為老野, 做人再無乜火既時候, 打去熱線, 總令我的小宇宙再燃燒起黎, 所謂無名火起三千丈.

    "你好" "li hou" "good afternoon".

    這三句話和去加州紅唱 k 的人頭費一樣, 乃最低消費, 無走雞. 好彩既話, 無花生果盤. 唔好彩, 你會聽到以下三句 :

    "你好, 歡迎致電 xxxx 電話熱線"

    "li hou, kwan yen zi ten xxxx ten wai yee sin"

    "Good afternoon, thank you for calling xxxx customer services hotline"

    聽完呢三句. 你先開始有得揀語言. 現在時間, 1時10分. 你好肚餓.

    好些熱線會要求你輸入身份證或信用咭號碼. 身份證數字較少, 但信用咭有成 16 個位, 入錯一個... 無得按 "backspace", 剩底既要亂入. 無人會咁戇鳩錯左第一個字仲會繼續好有心機入落去. 於是乎, 你已經無端端按左 48 個鍵.

    最令人興奮既係, 打熱線電話竟然和在機舖打 1943 差不多. 你有三條命, 如果三次都失敗, 入錯料, 會 game over, 電腦會即刻 cut 你線, 彰顯生命無 take 2 既真理. 1 時 13 分.

    更加令人振奮既係, 當你條傻仔小心奕奕咁入號碼既時候, 我尋日打去電盈個熱線, 發現佢要求我入身份證號碼, 我求其入 333333 (3), 係可以過骨既.

    過左第一關, 跟住會有些少獎勵 : 一把聲幾好聽既電腦女子會讀出一排功能.

    根據我多年打熱線電話既心得, 呢排功能鍵能解決你既問題的機會率, 係零.

    重申, 係零.

    但你唔好理, 聽完把女聲讀完個排功能鍵, 已經係 1 時 16 分. 辦公桌前面個盒西炒飯, 仲未得閒開.

    既然電腦幫唔到你, 總得想找個真人傾訴一下. 情形就好似d 人要打上電台峰煙咁. 可惜, 任憑你點抓爆頭也好, 你都唔知按邊個掣可以搵到 白姐姐 - "客戶服務主任". 得, 我知道係刻意唔設呢個功能鍵. 於是乎其求按其中一個功能, 去到子功能一頁, 應該可以搵到主任咧掛.

    又聽到一輪鳩o翕. 望住盒西炒飯既你, 開始唔耐煩.

    按 0. 你已經記唔起唔知邊條友話按 0 會搵到客戶服務主任.

    "對唔住, 你輸入既資料唔正確. 請重新輸入."

    美女再重新鳩o翕一輪, 再按 0.

    "對唔住, 你輸入既資料 仍然 唔正確. 請重新輸入."

    屌. 阿差都知 仍然 唔正確. 但仍然搵唔到客戶服務主任.

    再再聽一輪鳩o翕, 再再按 0.

    "對唔住, 你輸入既資料仍然唔正確. 多謝致電 xxxx, bye bye."

    WHAT THE FUCK! 這服務熱線的態度比起女友更加橫蠻無理, 話 cut 線就 cut 線.

    呢個時候, 已經係 1時20分. 食飯時間無左三份一, 盒西炒飯, 仍然未甩過.

    唔信邪, 再打. 通常炒窩輪輸錢既人, 都係非常唔信邪.

    再聽多一輪鳩o翕. 你開始亂按. 但最奧妙之處係, 通常亂按後, 條線就會飛到去客戶服務主任個邊...... 等佢聽.

    "唔好意思, 我地而家既線路好煩忙, 請等一等" "sorry, our lines are busy. please wait."

    但你一開頭是按了以 "廣東話" 操作的 1 號鍵. 由此推斷, 那句英文, 分明是想拖延時間. 打熱線竟然可以訓練邏輯同偵探頭腦, 你開始係位傻笑.

    辦公室電話無 handfree 既你, 唯有左邊夾住個電話. 你害怕放低電話吃飯, 客戶服務主任就會立刻聽你既電話. 上一次你對陌生既人同事感到害怕, 係沙士個陣係地鐵咳左兩聲, 無載口罩既阿伯.

    你右手打開盒西炒飯黎食. "oh fuck, 得半盒, 樓下個外賣仔又偷食." 1 時 30 分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等...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屌...

    15 分鐘後.

    "唔好意思, 我地而家既線路好煩忙, 請過一陣再打過黎. bye bye".

    就是這一句令你肯定之前既那句英文係為左拖延時間. 屌佢老母, 你開始忍唔住係位狂爆粗. 連個半盒西炒飯你都一手掃落垃圾筒, "我 . 唔 . 撚 . 食 . 咧 . "

    冷靜下來. 你呆了. 你開始懷疑究竟誰是客戶, 是你還是服務主任. 你感到絕望了. 你根本不知道怎樣才能找到客戶服務主任. 原來, 他比曾蔭權及金正日更難搵到.

    你想問的, 不過是訂陳奕迅演唱會飛既 id club 電話幾多號.

    最後, 你竟然連個半盒西炒飯都保唔住.

    最後, 你剪左那張 id 咭. 下午努力工作.

     果真為熱線.

  • <那一位朋友>

    "Z, 某某難得來到, 出來吧." X 說

    "食緊飯, 下次咧." Z 回答

    "下?唔係喎, 某某真係難得來到." X 如是說

    "唔方便. 下次咧." Z 再回答

    "唔係喎....."

    "啪" 的一聲, Z 還沒有等 X 講完他要講的話, 忿然將電話合上.

    "痴鳩線, 講 '唔係喎' 個個應該係我唔係你", Z 心想. 

    Z句粗口都未講完, 電話響, 正是 某某.

    Z 乾脆連電話也熄掉.

    "搵你老母", Z 自言自語.

    Z 在想 : "究竟他們當我是朋友, 還是應召女郎?"

    **********************************************************************

    好些東西, 一些討論價值也沒有. 你問一次, 答案如是; 問十次, 答案如是; 問一億次, 答案也如是. 越問, 只會令越回答的人越煩厭.

    歸根究底, 是否大家對朋友的定義不同? Z 不知道. Z 祇知道, 什么死人榻樓, 紅事白事, 他也主動提議搞活動, 就算事忙分身乏術, 他也會出席朋友安排活動. 底線是, 要 Z 自己喜歡去.

    於是乎, 從 Z 的角度出發, 是否在家中閒坐著, 並非決定相見朋友的因素. 反正忙也要吃飯, 忙也要呼吸, 忙也要溝女. 不喜歡, 就是玉皇大帝也沒有情講.

    問題來了. 若然閒著, 但碰巧當天姨媽到, 不想參加任何社團聚會, 總不成一句 "唔喜歡去" 來回答朋友吧. Z 是自我, 但也不至於毫不理會朋友的感受. 畢竟, 朋友也是想起你才會叫你去嘛. 話分兩頭, 但 Z 又真的不想去....

    Z 靈光一閃, 倒不如扮大丈夫中的 九叔 好了. 遇到什么節目, 只要一拿女友盾牌出來, 邊度都唔使去. Z 當然明白, 女友並不是一道橋, 可以讓他抽板. 水, 他倒是從女友身上抽不少的. 每當他要使出女友絕招時, 他事實上該時段也是在陪女友.

    祇是遇到這些情況, 面對這些識了多年的朋友, Z 還是有一點點失望的. 大家認識多年, 為何就不能尊重一下大家放假各有節目, 或無聊在家中白坐著渡一天的選擇? 某某難得回來, 就等同我的自由會變得沒有價值嗎?

    Z 想著, 認識了十多年的一班同學, 就是一直抱著這種 "來就來, 唔來就唔來" 的心態, 大家才能這樣的老友. Z 還記得其中一人說 : "雖然我很想你來, 但我祇是通知你有這樣的一個聚會, 最後你來不來是你決定."

    遇到這樣的朋友, Z 也沒有什么話可說了.

    畢竟, 那 "聚會" 其實是說話那人的喪禮.

    "若硬要 以和為貴, 倒不如 和而不同."

    Z 一邊看著黑社會2, 一邊想著.

    靈感來源 : kagray - 空檔不等於沒事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

    我好少睇電視, 試過星期一至星期五都冇開過電視, 到星期六女友上黎先開光.

    好日唔睇電視, 上個星期有日睇東張西望 - 實際名稱叫乜我忘了, 總之是那個七點半/八點做既娛樂新聞眼 - 看著兩個主持在講爛 gag (該煨, 其中一個更是同級的中學同學), 條氣已經頂住頂住.

    點知無線條監製乜野居心, 居然係食飯時段全宇宙首播欣宜既 mtv. 我又唔知食左乜野春藥冇熄機 (據估計係搵唔到遙控而電視開關制並唔係伸手可及既距離), 硬食.

    你話我膚淺也好 - 反正我從來未表現得高深莫測 -

    欣宜, 你真係好撚難頂.

    如果肥姐有乜野事, 一定係有人猴住佢既身家, 播左條片俾佢睇. 係死於開心, 皆因已經有人繼承佢既衣缽, 佢唔使再出黎同黎小田跳芭蕾舞籌款.

    如果你對呢句野反感, 認為我太涼薄, 其實我提議你瀏覽其他有益身心既網站 (如家計會). 更重要係, 你唔明白我當時既感受.

    而我更加相信, 星期一跌左 200 點, 係因為欣宜個 mtv 令港人對香港既前景由 "正面" 降至 "絕望".

    欣宜比北韓核爆更受歡迎 (起碼無人將核爆條片放上 youtube), 但也更危險. 聯合國安理會已表示關注, 金正日可以暫時先鬆一口氣. 唔怪之得中國反對對北韓使用武力. 萬一打到黎, 香港人只好交出欣宜....

    靈感來源 : 教主 - 捷徑無助提升受歡迎程度

  • <最討厭的地方>

    我住蘭桂芳附近.

    但我其實好憎蘭桂芳.

    所以住年幾都係去過十次以內, 其中八次係為左睇世界盃, 另外兩次係為左去香江大學校友會食飯而經過.

    用最簡單既語言講, 蘭桂芳係一個極度虛偽的地方.

    三九唔識七, 係酒吧遇見, 個個都好似他鄉遇故之咁, 投契到不得了. 於是乎你可以同一個完全唔識既人談天說地, 風花說月, 講你有幾快樂/不快樂. 大家明明是屙香港尿, 食香港米, 讀香港書的, 但偏偏以一句 "yo, sup man." 打招呼. 跟住剛相識既大家, 就好似失散左幾十年無見既兄弟咁, 天南地北, 古今中外, 琴棋書畫, 中英法日, 無所不談 (我d 四字詞係識咁多). 然後我請你一杯 jack daniel on the rock, 你轉頭贈我一 set shooters 作回禮. 於是乎大家酩酊大醉, 輕輕鬆鬆鄧梓峰, 傾談了一個晚上. 到了第二天在鏞記對面的星巴克醒來, 發覺曾用手機打出一個不知道對方是誰的電話 - 儘管昨夜你曾與此人盡訴心中情.

    轉個鏡頭, 在 dragon-i 內, 沾了七分醉的冰鮮豬排, 其臀部在你肚臍對落六寸對下徘徊, 而一口氣吸了半支醇萬的你以三吋不爛之舌在豬耳探索, 雙手則在比國際機場更平坦的山頂游走. 不知情者以為你們剛拍拖三個月, 打得火熱. 卻不知在分貝 240 的黑人音樂下, 你們連對方叫什么名字也未能聽得清楚, 就開始忘我地跳著辣身舞.

    鎖你, 我完全覺得一切都好虛偽.

    不錯, 在 dragon-i 內跳舞的男女, 120% 是為了一夜情, 或者幾夜情 - 要解決了人生金字塔最底的一層, 人才能向上爬呀 - 這是殷海光說的. 但對於放左工依然要係酒吧同人 social, 我接受唔到. 三唔識七做乜要講重要野俾你知呢? 咁左咁重要既野俾你知, 我同真正老死又傾d 乜好野? 我連係真正為工作而鳩o翕都唔想去, 放工仲要同你班粉腸扮 friend?

    蘭桂芳好些酒吧, 連拳也不准客人猜. 怎樣? 難道要我干哽四支 black label, 五支喜力嗎?

    我寧願去灣仔有香江大學學生做拳手, 狂劈四打金威埋單無端端 $960既地道酒吧. 那句 "yo sup" 留番俾假鬼佬拜山用好了. 我也寧可跟邪惡軸心 - 任何男人身邊也有的一班壞分子 - 到 neway 去叫 $36 買八送三的 budwiser 玩失蹤狂吸醇萬一首歌都無唱過淨係睇左周慧敏谷胸既mv 埋單三千二幾跟住係灣仔搭 $12 紅van 三分鐘返屋企. 那是空虛無聊, 但不至於虛偽.

    真正的朋友, 只會識於微時, 而人物和地點一定不會是 $60 一支藍妹的中產及酒吧. 你們可能曾相約在西貢一起 wild camp, 拿著百佳買的伏特加及金龜o麥花生, 到望著白沙灣的山頭一飲而醉. 大家還可能在山頭大叫 "我沒有醉", 二人然後鬥快跑到山頂 - 那當然是飲醉酒的人才會做的事.

    又或者一大班人暑假, 每人背著六支大喜力從中環碼頭搭船到大嶼山, 然後到塘福租一間的渡假屋. 那八百呎的小房, 其實不過是情侶的炮房, 床上還有熱熱的避孕套, 卻不知為何能容下十八人. 大家 bbq, 到沙灘玩沙, 煲煙, 到晚上到附近的士多租恐怖片, 讓同行的女同學嚇破膽; 又或是租下素人黃色影片, 男生來上一課向人體奧秘史, 女生則學懂高級減肥學. 大家也再沒有分房分床睡, 反正是睡著了就好.

    半夜你屙夜尿個陣, 發現係學校坐你旁邊的肥仔鼻寒聲似七級地震, 孔武有力的籃球隊主將睡相似蝦米, 文科考第一的書生夢遊時會扮起愛因斯坦來. 第二天醒來, 大家再來一個循環, 打牌飲酒講粗口, 直到第七天暑假完結.

    若干年後你會回味大嶼山發生的人和事, 儘管你的初戀情人是藉機會與你分手, 儘管你曾和與你看上了同一女孩的高大衰打架, 這些都沒有回頭路了. 但不要緊, 你會回味, 你為曾過過這樣的日子而感到興奮和安慰. 這些時光, 儘管到你會考結果是 12 分時 - 可惜你不是低分天才 - 會覺得是虛渡, 但許多年後你在街看到一班中學生, 正準備去長洲時, 感覺卻是那么充實.

    但你不會懷緬在蘭桂芳的日子. 那些日子, 其實是你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時間. 星期一至四 OT 至晚上十二點, 連吃麥當奴的時間也沒有; 辛苦地等到星期五, 沒有男友的妳卻找不到地方去, 於是乎體內的工作癮又起. 妳掙扎, 不想繼續和四十歲還沒有結婚的女主管在這個 happy friday 戰鬥下去 - 其實是妳怕若干年後變成她 - 於是乎一個人走到蘭桂芳, 但工作癮令你不自控地繼續工作上的 social 人生. 不想回家, 不想太清醒回家, 不想太清醒地想著工作回家, 於是你在 71 吧找個三唔識七, 目不識丁, 有眼無珠, 坐著 bar 台的人傾訴. 三杯 JD 已令人失去自控能力, 忘我, 忘掉老女主管, 忘掉自己將會成為她...

    這樣的人生, 循環了六個年頭後, 你一天感到, 原來自己浪費了 312 個星期五 - 你可以學完四套 dickson YOGA, 跟八個舞王跳拉丁舞, 學完黃桂南推銷的所有零格風語言. 但你偏偏去了做工餘的 working life, 與那些九唔搭八, 只見一次的假鬼佬盡傾心中情. 這樣虛偽的日子, 你不想回味. 你寧願死, 也不想這些日子再出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取材, 休息數天

    (後面: 又係呢句? 悶唔悶d 呀? )

  • <香港 : 奇蹟之都>

    <Hong Kong : The City of Miracle>

    不計撒哈拉沙模出現既海市蜃流, 與及老細無端端讚你表現出色 - 儘管你日日都係廁所訓覺, 以整體來說香港肯定是世界上奇蹟發生得最頻密既地方.

    起碼, 口是心非既人佔左人口既七成 - 有買左上期壹本便利既衛道之士, 加理買翔龍灣加埋 Le Point - 我叫 喇星 - 既乞兒, 然後要添上日日屌鳩無線劇集唔得兼抄人, 但晚晚仲用電視劇撈飯既弱智觀眾. 當然, 要包埋我地既未來, 你個堆補緊英皇現代當代春袋既表弟妹.

    對於上期既壹本便利 - 其實佢一早已經同 "便利" 無乜關係, 早年佢仲有分類廣告同青雲路, 同 D 場介紹 - 我可以提供一個真人真事.

    話說有條戇鳩返工個陣, 經過書檔, 見到 "阿嬌換衫" 等字眼. 但由於遲到, 要以9秒9 跑返工, 趕唔切望清楚係邊本書同封面人物. 當時, 呢條友諗 :

    "下? 成龍個老婆都成五十歲, 仲影佢黎做乜?"

    點解呢條友會聯想到成龍老婆, 無人知. 然而時間並唔容許呢條友再諗落去 - 佢已經遲左 15 分鐘 - 況且要睇熟女, 東瀛既正好多.

    戇鳩直到睇到第二日太陽既頭條先知真相. 

    至於地產商唔知以乜野方法賣一手樓, 令人覺得買一手樓既人的確同乞兒半點分別乜沒有. 得到施捨之前, 永遠唔知會有 d 乜; 施捨既人, 話唔俾就唔俾; 派發施捨既地方, 永遠人山人海; 乞兒得到施捨後, 會一邊鬧施捨既人, 一邊暗自歡喜, 再係另一邊再去乞. 當然, 好多乞兒只係 "聽到個邊有好野" 就蜂擁而上. 負資產, 是死有餘辜.

    有種就講一次 "喇星" 既廣東話樓盤名先科水呀笨.

    交易既本質應該係你情我願, 而擁有幾十萬的人, 應該擁有一點點樽鹽. 奇蹟地, 除左從佢地排隊同人爭位時所流大汗裏面, 搵到一些些鹽份, 他們身上真的一點樽鹽也沒有. 香港被地產商支配 - 這不論是真是假, 是好是壞 - 是合理的.

    對於 "喇星", 我又感覺到自己既 IQ, 大概只有 18. 開頭唔知喇星係邊, 但d 人日日講佢個中文名點讀, 於是睇下佢既廣告, 大概話 :

    (1) 零六年唯一地鐵上蓋物業

    (2) 瞬間到達尖沙咀, 金鐘

    成版廣告, 搵黎搵去都無講喇星係邊 (??? 我一直以為只有移居太空既廣告先知唔講樓盤係邊). 於是, 史弟開始估 : 係地鐵上蓋物業, 又瞬間到金鐘同尖沙咀...... 唔通維港已經瞬間被填平, 荃灣線加左個 "維港站" 係尖沙咀同金鐘中間, 於是乎上蓋物業可以好快去到尖沙咀同金鐘? 但好似唔係喎...

    最後得悉原來 "喇星" 係調景嶺.

    下???????????????????????

    (圖來自地鐵公司網頁, 兩個紅色圓圈係我加)

    ... 距離金鐘七個站, 尖沙咀十六個 - 而荃灣都只不過係十四/十三個渣陰公. 住係得千幾平方公里既香港人, 幾時變晒美國德州佬同埋澳洲佬咁覺得三個山頭既距離都叫 "附近"? 

    至於無線電視劇. 嗚呼, 我已經無睇電視好耐. 上一次睇超過十集既劇係 妙手仁心 第一集, 即係蘇永康紅到似發紫個輯. 班契弟咁多年都係一路睇一路鬧, 一路鬧一路繼續睇 - 我幾乎肯定呢樣野係由達十級煽情既 "真情" 開始 - 簡直低能. 我成個話大肚婆唔好睇電視, 唔係啤啤會弱智, 聽返九千隻貝多芬都無用. 無人理, 結果生左班弱智出黎, 淨係識斬人殺人虐待弱勢社群黎取得快感.

    至於一眾補習天王浮誇無比的廣告, 是故意的, 為的是要製造 noise. 楊千嬅話, 做藝人人氣重要過石油氣. 其實做補習天王都係. 當大人連買樓俾幾百粒都唔知自己買乜, 連樓書都未必有既時候, 又點可以要求佢地既仔女睇清楚補習阿蛇資歷如何, 教學方法是否真正幫助學習? 當阿哥家姐都係一面睇便利, 一面大叫唔好偷拍既時候, 我地有乜野方法糾正細佬明知拍丸唔好, 但個個星期都北上索 K 既惡習?

    你當我是污誇吧, 誇張只因我很怕, 似木頭似石頭的話, 得到注意嗎?

    其實怕被忘記, 至放大來演吧? 很不安怎去優雅?

    世上還讚頌沉默嗎?

    不夠爆炸.

    怎么有話題, 讓我誇, 做大娛樂家~~~

    (圖轉自明報)

  • <對號, 入座>

    團體 G 舉辦大型會議, 招請社會上奇人異士, 名流商賈, 共商大計. 由於為團體 G 首次舉辦有關該議題會議, 因此參與者眾. 團體 G 於是將議會者分開四批, 以便分組討論之用. 每組大概兩個月開會一次, 個別組別在會議與會議之間會提供工作坊以加強議會者對某題目的認識.

    以下是四個討論小組會議 (不包括工作坊) 的缺席人數. 組別A 第一次會議有 5 人缺席; 第二次, 4 人; 第三次, 8 人; 組別 B會議第一次會議有 3 人缺席. 如此類推. 組別 C 只開過三次會議.

    A B C D
    5 3 3 5
    4 6 6 8
    8 10 7 15
    18 16 16

    .
    .
    .
    .
    .
    .
    .
    .
    .
    .
    .
    .
    .
    .
    .
    .
    .

    最明顯的現象, 就是缺席人數與日俱增. 四個小組的第一次會議, 共有 16 人缺席; 第三次, 40 人; 第四次, 50 人. 而當中每個小組的缺席人也不斷上升, 並非祇得個別小組上升. 總言而之, 缺席人數上升是大趨勢, 錯不了.

    由於參與議會人仕眾多, 不可能訪問每位缺席人仕的原因. 作出大膽解釋, 由於這是團體 G 第一次舉辦有關該議題既會議, 議會人仕開頭並不清楚會議的作用及目的, 總會人有我有, 死唔執輸; 雄心壯志, 不會缺席. 阿媽成日講既 "新屎坑都有三日旺", 大概如此.

    多開幾次會, 參與人仕 - 奇人異士, 名流商賈 - 開始發覺唔對路, 知道議會難有實質建樹, 繼續出席都係浪費時間. 橫豎議會者眾, "多我一個唔多, 少我一個唔少", 倒不如缺席好了. 有人先知先覺, 有人後知後覺, 但到頭來都發覺到呢個會 "無乜用". 於是, 缺席人數又乘坐了祖國的神六火箭 (我真係好 "proud of" 祖國), 一飛沖天.

    繼續參與既人梗係否認會議會用 - 一係佢地執迷不悟, 仲認為個會可以有野出; 一係佢地口是心非, 無埋由承認自己去垃圾會噴口水.

    Talk is cheap, but attendance is not. 用把口講會o厄你, 但講到身體力行, 好多野無得o厄 - 人們以缺席以表示對會議的不滿及失望.

    若果你心水清, 應該估到呢個叫 "策發會". 而 A - D, 當然係佢下面既四個小組.

    (資料來源 : http://www.cpu.gov.hk/english/csd_committees.htm)

  • <他們也要吃飯>

    **********************************************************

    上星期高院裁決醫委會的有關守則有4點違反基本法 :

    第一,守則規定醫生只能在網站或醫委會的目錄中刊登資訊,不能在其他傳媒

    第二,每一次醫生刊登資訊時,只可登出5項服務,亦屬違憲

    第三,守則阻止醫生向公眾發表最新的醫療發展

    第四,如醫生所屬的醫療組織違反守則,醫生亦要承擔責任,造成不公平,違反基本法.

    .
    .
    .
    .
    答辯人醫務委員會一方指,守則是想避免醫生之間惡性及不公平競爭,令有錢宣傳的醫生擁有優勢。

    (轉載自明報)

    **********************************************************

    想了很久, 也不知道如何可以解釋這事情來. 總不成叫讀者看 kessel 於 1958 年有關醫學組織的經典文章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Medicine). 由於好多人表示無興趣睇深奧既野 - 儘管我已經寫得淺白 - 唯有寫易d.

    問答題

    問一 : 限制醫生賣廣告 (或只可在特定渠道才可以賣), 有什么經濟含意?

    答一 : 限制醫生賣廣告, 經濟含意很清楚 - 這等同阻礙資訊在市場的流通, 令病人的流動性減低, 減少他們由收貴較貴的醫生轉到較平, 由質素較低的走到較高的. 這限制了醫生之間的競爭, 特別是價格競爭, 從而令醫生的收入維持在一定水平.

    問二 : 依你說, 限制醫生賣廣告等同製造壟斷, 然而醫委會從來沒有限制外來醫生來香港執業呀, 只要他們完成醫委會的考試, 就可以係香港掛牌做醫生. 而且壟斷的含意是, 市民在醫療上的支出會不合理地高. 事實是, 相比起 OECD 的會員國家, 醫療佔 GDP 的比例, 香港遠低於那些國家的平均數. 你這不是胡說八道, 解釋的和現實世界不一樣嗎?

    答二 : 別誤會, 香港執業醫生的數目, 固然和競爭有直接關係, 但重點不在醫生的數目, 而是選取最適合醫生與及獲得訊息渠道效率的問題.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遇上你常光顧的醫生, 在現行的限制下, 我肯定不出以下數個 : 家人去開, 朋友介紹, 咁o岩行過/返工知道. 這些可能是有效率的方法, 但相比起廣告, 這還是對嗎? 正如買股票前, 有人喜歡找來公司的財務報告讚研一番, 有人會聽從六叔, 九叔, 或是鄧聲興, 怎至乎係鄧兆尊既介紹, 讓不同的訊息渠道競爭, 好處比壞處多.

    至於什么 OECD 國家的數據, 我勸你還是放下屠刀吧. 香港的醫療市場, 最大的供應者叫醫管局. 眾所周知, 醫管局的服務, 是 heavily subsidized - 形容我用英文 - by taxpayers, 因此數字低絕不出奇. 而單看數字, 香港比其他已發展國家低, 絕不出奇 - 第一, 許多發展國家已經出現老人潮 (即二戰後嬰兒潮的人仕), 老人家用的醫療費用比後生的多; 第二, 醫療支出與國民收入, 並非以一個固定的比例增加, 而是國民收入越高, 醫療支出會增加得越快.

    問三 : 你說來說出也提供不到壟斷的証據...

    答三 : 限制醫生賣廣告, 就是最佳的証明. 証據不需要多 - 我們可不是在與小林尊鬥吃熱狗 - 只要一擊即中就可以.

    問四 : 照你說, 如果醫委會不上訴, 或終審法院若裁定醫委會的做法違憲, 是否社會上人人得益?

    答四 : 這點很難說. 制度改變, 有新的遊戲規則, 一定有羸家和輸家. 出版業及廣告業一定得益, 我敢打賭, 有關醫學的雜誌及在雜誌內有關醫學的專欄, 一定會像神八火箭般直線上升.

    在消費者層面, 由於病人得到較多資訊, 可以作出更合理的選擇. 他們或可以以減輕醫療費用, 或會得到較佳服務, 怎至乎是兩者兼得.

    更重要的是, 由於看醫生的代價下降, 用其他方法治病, 例如自購成藥服用, 等佢自己好, 相信與神棍發生性行為可治好癌症, 等醫生們最反感的方法, 必會減少. 醫生們就經常表示, 病人延誤治療, 引致失救, 死亡及生產力的損失, 每年為帶來數以千萬的經濟捐失. 容許醫生賣廣告, 比起大陸的十一五經濟規劃, 更能為香港帶來新的經濟發展契機.

    還有, 最大的得益者並非作為病人身份的市民, 而是作為納稅者的香港人. 眾所就知, 醫管局不過是一個醫療界的金管局 (剛巧他們的名字只差一個字), 已令政府在醫療市場極度膨脹.

    因為收費低, 許多服務是 heavily subsidized by taxpayers, 許多人願意繼續以時間換取金錢, 排隊使用公共醫療服務. 基本上, 醫管局容納病人, 看一個, 蝕一個. 容許醫生賣廣告, 最終會令私人及收費水平向下, 許多人因此從公共醫療市場重投私人市場的懷抱. 蘇利民或可在有生之年見到醫管局轉虧為盈, 納稅人也不需要再支付自己沒有使用過的醫療帳單.

    醫生不一定是輸家 - 由於現在限制賣廣告, 等同懲罰能力/效率較高的醫生, 而用病人的錢來津貼能力/效率較低的 - 所以放寬賣廣告, 前者可能會得益, 後者一定被淘汏. 前者得益與否, 視乎 (1) 從賣廣告所得的病人數目, (2) 競爭增加所帶來的診金收入, 以及 (3) 廣告及其他支出 (例如要提供較好服務所涉及的支出).

    醫委會說有 95% 的受訪醫生反對容許賣廣告, 這說明大概只有 5% 的醫生會從中得益. 而藥房遲一點會示威 - 遲一點是他們還未意識到火燒後欄 - 是由於大家唔會再去買成藥做醫生,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問五 : 讓醫生賣廣告, 不怕影響醫生的專業形象嗎? 看看那個現代教育的美女班房及各天皇, 早已經令教育工作者受辱; 而謝偉俊律師的法律超人, 更令一眾中環大律師無面見人咧.

    答五 : 說實一點吧, 專業形象可不是靠賣廣告就可以隨便建立或者摧毀, 否則擁有此等 "專業形象" 的醫生, 其自信心比起北區青年更加不濟. 從來只有幹實務, 實是求是的人才有專業形象. 專業形象可不是靠喊口號就能建立的 - 這也說明為何我們專貴的議員一點也不專業吧.

    儘管我不喜歡什么教育天皇 (不過, 我小時候也是他們的門生), 他們的廣告也很浮誇, 然而任何一個上過他們課的人, 也不得不承認, 是他們把專業引入教育界. 當中學老師還在用 A4 膠片, 他們已經用 48" 投影機; 當食古不化的還叫人們多做書中的練習, 他們早已叫學生把過去的試題背得滾瓜爛熟. 這是否對社會有利, 做人是否只睇會考, 不是重點. 重點是, 是他們首先引入專業化, 專門化的考試技巧. 你愛, 還是不愛他們, 都必須承認這是事實.

    即使謝先生損害了, 也不過是他自己的聲譽 - 實情是, 我很欣賞謝先生那種創業及推廣的勇氣, 我也相信很多律師欣賞謝先生 (儘管我知道某些客人其實俾佢誤導左). 我看到梁家傑, 李柱銘, 李國能, 還是十分專重他們作為 (大) 律師/ 法官的專業.

    還有, 專業形象不過像許多所謂闊太的 Chanel 晚裝, 為的不過是掩飾皮草下的貪婪. 說穿了, 專業形象除了為社會上一少部份人帶來名義上好處, 整個概念其實比起澳門概念股更加靠不住, 卻又是這么輕易令人上當的一個天仙局.

    淺白一點說, "我個仔係醫生" 不過是屯門友愛村師奶用黎係麻雀腳之間炫耀的一個虛名. 不過, 個仔一早搬離左友愛村, 住係沙宣道, 為的就係保持自己 "專業形象". 讓病人見到自己作為醫生, 竟然要住係屯門, 破壞了專業形象, 簡直係有愧於李家誠醫學院!

    也讓我告訴你一個反証 : 若當年沒有廣告的幫助, 香港人是無法得知原來賣衫也可以講專業 - 那便是佐丹奴的興起. 黎智英賣的並不是單單一件衫, 而是整個服務. 就以上年花最多廣告的行業, 金融業來說, 匯豐銀行在環球數百個國家有廣告, john bond 很不專業嗎? 鄭海泉是混飯吃的嗎?

    問六 : 史先生, 你也說了, 很多客人也給謝先生誤導了. 讓醫生賣廣告, 不怕會讓人乘機發放虛假的訊息, 或是掛羊頭賣狗肉, 最後反而有損病人利益嗎? 難道要讓病人因黃綠醫死了, 你這市儈之徒才容許走回頭路嗎?

    答六 : 在那一行也有害群之馬 - 牧師也有瀆玩兒童的 - 而廣告也有真有假. 如果因為一少部份的人渣 (大概是 5% 醫生人口的一小部份) 而放棄其他 95% 人口的知情權及利益, 無論怎計, 也是不合理的事情. 總沒有人因為經常收到含有虛假消息的電郵, 而要求立例取締電郵.

    若大部份醫生也會賣假廣告, 這樣也不要再說什么專業形象了.

    還有, 虛假與不真實的廣告, 不就是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讓公眾有白紙黑字的証據, 去將害群之馬抽出來嗎? 繼續讓不法份子用甜言蜜語欺騙病人, 但又沒有真憑實據去翻開醫生的假面具, 這不是更加應該以此為恥嗎?

    問七 : 讓醫生賣廣告, 不怕給大財團有機可乘, 來個以本傷人, 大賣廣告, 令個體戶醫生走投無路, 最終市場讓大財團壟斷, 有損病人利益嗎? 以此等 "黑食黑" 手段去取締壟斷, 換來的是另一種壟斷, 有可作用?

    答七 : 此等以壟斷作為恐嚇手段的言論, 我睇得太多. 消費者可不是白痴, 任你魚肉. 醫療集團可取代個體戶醫生, 吸引消費者的並非不正當手段, 而是 (1) 消費者加入可以以九拆或優惠光顧該集團旗下的醫生; (2) 集團網絡層比個體戶醫生更全面; (3) 醫療集團為名為利, 比個體戶醫生更懼怕旗下有害群之馬, 俾人搭沉船, 在質素方面更有保証. 

    我不否定個體戶的醫生數目會因為醫療集團的出現而下降, 但這肯定和以本傷人半點關係也沒有. 會計也只有四大會計行, 但表面上沒有所謂壟斷的行為. 美國的 walmart 也夠大了, 但很少人認為 walmart 的壟斷令消費者受損. 佐丹奴和 G2000 的出現, 也沒有影響金伯利和葵涌 MRT 消費站的小商戶. 

    鼻祖 阿當. 史密夫說得對 : 只有政府和法例才能製造無堅不摧的壟斷集團.

    說實一點吧, 醫生也要吃飯. 依我估計, 他們還要吃很多飯, 所以才要抓那么的多錢. 當你要吃飯時, 什么道德良知人家的福祉, 你是不會理會那么多的.

    (我在八月廿一日十時作出第二次修改)

  • <垃圾>

    自從人類發現循環再造呢樣偉大行為後, "垃圾" 呢個詞語變得有點詭異. "垃圾"可以成為有用的東西, 咁仲叫佢垃圾有點名不副實. 以後鬧人 "垃圾" 係褒定貶? 使唔使下下都要 "無用既垃圾"?

    儘管人類有循環再造, 佢地最叻就係製造垃圾, 一些不可以循環再造, 是名乎其實的垃圾. 唔係既話使鬼咁多發明家. 最好的例子就係人類以文字寫下許多垃圾, 作為直接 output, 或供其他人用作生產垃圾之用 (intermediate input). 當然包括史弟許多的辛格文字, 還有無數既法律條文.

    廢話少說 - 這句話我幾個月前已經講緊, 就好似政府話香港落實一國兩制一樣 - 我幾年前係退休 J 既推薦下 (退休 J 係邊個? 並唔重要. 最重要係佢廿幾歲已經退左休) 我有幸成為 gmail 既用戶.

    未用 gmail 之前, sinaman 個個, 簡直嚇死人, 每日平均有成三十封垃圾電郵, 恐怖. 每一日開郵箱, 都係咁 delete d 電郵.

    一改用 gmail. 嘩~~ 不得了, gmail 竟然懂得將人家發給用戶的電郵 scan 過 (我肯定佢d 員工有偷睇人地既電郵), 垃圾電郵 - spam - 會直接丟到 "別處", 無謂大家一開郵箱就係度狂 delete.

    不過, 最近我發覺佢個 spam filter 開始頂唔住, 每日都會有各方奇人異士話我知可以以優惠價買偉哥. 但史弟想話俾佢地聽, 我中學同學既女友係係輝端做 (佢做白老鼠, 負責試下偉哥得唔得), 要既話 - 雖然未必使 (王傑 : 即使真相哪有勝過一仗~~ 呀呀) - 史弟可以以特優惠價買.

    有時做野做得悶, 又無人發電郵俾我個陣, 我就會去 "別處" - 即係儲住垃圾電郵既地方, 睇一睇d 垃圾電郵. 當然唔會咁笨開黎睇, 只不過睇 heading 同第一行都知係乜野. 不過好多時都睇唔明, 原因係有勁多既垃圾電郵係用韓文寫成 - 即那些全部係圓圈, 三角, 直線, 曲線 既所謂文字.

    如果一個國家電子傳媒及發達程度可以用垃圾電郵黎直接量度, 即垃圾電郵越越多國家越發達 - 情形好比固體廢物與國家生產總值呈一個正關係 - 即非洲窮人連人肉都想食邊度會有廢物的話, 依我既電郵顯示, 毫無疑問美國既國力仍然係淋巴溫. 佢既製藥業 (即偉哥) 同金融業 (即按揭業) 尤其旺盛, 然而佢既婚姻/性行為介紹服務更是雨後春筍. 至於韓國, 應該係淋巴吐, 不過由於睇唔明, 唔知佢介紹乜野服務/商品.

    祖國正急起直追. 好多團體話可以收錢介紹白領我識. 白領? 白領? 我日日都望住幾打, 不如你俾錢我介紹俾你拉. 有人妻, 人夫 (男女平等), 美女, 醜女, 港女, 賤男. 廿皮任揀.

    仲有d 係日本既電郵. ~~~~~~~~~~~~~~~~~~~ 唔好心邪, 係我去日本既導遊電郵.... 導遊~~~~~~~~~ 唔好心邪, 要俾錢, 而且我女友都一齊.......... ~~~~~~~~ 3P?

    另一種垃圾, 就係隨銀行月結單寄黎既 "優惠券". 這不是申請信用咭送既 i-pod 或者 psp, 而係佢不請自來既彩色紙張. 每一次我開銀行寄俾我既月結單, 我只會係信封拎張單出黎, 裏面成吋厚既野, 我眼尾都唔望就會掉去垃圾筒.

    我都唔明, 銀行咁多人, 咁多數據, 可唔可以寄呢d 優惠之前做下少少分析? 最簡單 : 一個廿六歲, 未婚, 同屋企人住既男仕, 點睇都唔需要 mothercare 既 $100 現金券掛? 妙麗現金券點可能用得著? 可唔可以睇一睇個客過去十二個月係邊度簽過咭, 同買乜野多, 然後先寄d 有用少少既野黎?

    寄d 券出黎都係想人用你張咭, 俾少少誠意, 一定有回報. 銀行而家呢種水銀瀉地, 唔理好醜, 一於有殺過無放過既宣傳心手真係落後到爆. 同一個無知既賭客去到澳門神話, 見到大細台, 拿拿臨買晒大細圍骰點數, 好合皮咁坐係一邊, 無乜分別. 好彩既話有一兩局開圍骰你羸到錢, 咁賭就真係倒錢.

    匯豐o岩o岩寄左一封野黎, 封面寫住 "誠獻年費豁免及獎賞優惠". 我張 ican 咭, 大學個陣申請, 終身免年費. 唔知佢誠獻乜春. 打開封野, 唔見有現金, 發現一疊優惠券. 除上述 mothercare 及 妙麗外, 有以下商號既優惠券 :

    1. DAN RYAN (上一次食係兩年前, 好貴, 唔好食)

    2. 意粉屋 (食極都食唔到 $250)

    3. 哈根. 達斯 ($200 當 $30 用, 有少少建設性. 但兩個人食極都係 $180 落樓)

    4. 翠亨村 (上一次去飲茶係八歲)

    5. GIGASPORTS (唔可以用黎買 NIKE/ ADIDAS)

    匯豐係咁, 東亞係咁, 渣打, 星展, 全部都係咁. 東亞寄親都成吋厚, 邊 Q 個得閒得?

    史弟係度呼籲 : 各銀號與其浪費紙張同資源, 不如寄幾張惠康/百佳 $5 無限制現金卷黎, 功 . 得 . 無 . 量. 唔寄都算, 就連d 垃圾都黎返你d 員工要咧. 或者人地黎買基金先送俾人拉.

    至於如何用數據用增加收入, 打低對手既真實事例 : wal-mart 係英國唔夠 tesco 打, 都係由於後者識用數據分析顧客既消費模式. 相反香港銀號市場部, 充斥住各式各樣既美女...

  • <教育大鑊飯>

    陳坤耀說得不可能再對 :

    副學士的確有如全民鍊鋼, 是教育界的八萬五. 

    中共建國五十七年, 文革結束三十年. 在一境之隔, 香港又開始了毛立席所講, 多快好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故事退到二千年. 當董廢帝還是行政長官的時候, 提出 十年內有超過 60% 的高校畢業生進入高等教育的目標.

    根據教統局的資料顯示, 以香港人既效率, 只需五年, 香港係 2005/06 年度已經達標, 比預期早了五年.

    可惜董建華沒有機會拿此來認叻, 董太亦唔可以叫香港人多d 欣賞董建華. 

    更重要的, 這 60% 目標根本不值得炫耀. 事實上, 現今有 60% 的高等教育學位是所謂的副學士. 六六三十六, 一個社會有差不多 40% 的年青人浪費了人生最好的兩年在無無謂謂的副學士課程上, 有什么值得好炫耀? 

    副學士, 掀穿了, 不過和羅湖城的 LV 手袋一樣, 都是給那些拿綜援但又貪戀穿名牌的人類, 一嘗她們那種阿 Q 精神的虛榮心 : 雖然沒有真的, 但假的也不錯. 而且看上去也不錯呢!

    為何這樣說? 副學士的課程內容, 實在慘不忍睹. 我遇過不少副學士學生, 也看過他們的碌屎與課本, 我禁不住要破口大罵 : 佛利民不是佛利民, 李偉成不是李偉成, 兩面不是人. 以經濟學為例 (別的我不懂), 好像是大學的課程, 有教等優曲線及生產理論, 但看真一點, 他媽的根本和會考程度沒有兩樣 - 不解釋, 不要求學生理解, 不講有什么用. 看副學士似是高考與會考之間的一座橋, 但殊不知副學士畢業生理應是一個比高考學歷更高的人材.

    八間大專院校唔收你讀學士? 肯俾少少錢, 就有一班所謂大學講師, 教你野; 有一班同你差唔多既同學, 每日煲煙唱k 抄功課; 有得用同大學生一樣既校舍, 課室, 投影機, 廁所. 望上去, 副學士既感覺與讀真正的大學沒有兩樣.

    但副學士就是副學士, 與在 Esprit Outlet 買的就是 outlet 貨的道理一樣. 上帝不會公平到咁, 讓不夠分的你與大學生一樣有同樣待遇 - 過程可能沒有分別, 但結局一定不同 -

    一年只有千幾二千個升上大學的機會, 副學士根本不是另類讀大學的途徑. 去外國? 邊個咁聰明有錢係香港俾完十萬八萬讀副學士先去外國?

    Diploma / certificate 個名話你知你未夠班, 要再進修 - 我好些朋友也是讀 diploma 出身, 或是讀珠海電腦 (當年較少地方有得專修電腦) ; 半工讀, 現在收入不錯 (有個仲係廿六歲退左休添). 但副學士, 就是那個 "副" 字害死不少人 : 你像是學士, 但又不是; 是 diploma, 但我明明俾多好多錢. 讀個 IVE, 真的有一技之長, 可以專門做廚師, 起樓, 做水電, 修理汽車. 可是讀個副學士, 好像什么也懂, 好像什么也不懂.

    死因裁判處裁定, 副學士的死因係 : 高不成, 低不就.

    好些副學士的課程, 連有關學位程度的畢業生搵工都有困難 - 社工, 社會學, 經濟 (屌, 唔想講但真係事實). 畢業左升學無門, 要搵工, 但 這些 50% 學士 怎樣同大學畢業生競爭? 政府成日話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大有前途, 可以作為副學士畢業生既出路. 咁你知唔知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包括d 乜?

    根據統計處既資料顯示 :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 science technicians
    - nurses and midwives
    - dental assistants and other health associate professionals
    - architectural, surveying and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 opt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rollers
    - ship pilots and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of primary school and kindergarten/nursery
    - statistical assistant
    - computer operators
    - law clearks
    - accounting supervisors
    - public relation officers
    - sales representative
    - designers
    - estate manager
    - social work assistants
    - inspectors and officers of the police
    - performers and sportsmen.

    望著這個列表, 我真不禁搖頭痛惜. 抓了半天頭, 我也說不出除左賣寬頻 (即係 sales representative), 有邊行新入職既唔係以大學畢業生為主流. 連方力申, 作為 sportsman (儘管佢而家係做 mix-girl, 即溝女, 多d), 都要去 hku 讀工商管理. 我實在想不到什么位置可以給副學士學生做 - 民航處既 air traffice controller 要大學畢業; 統計助理要大學畢業 (除左政府, 好少地方有 統計助理. bloomberg? 個個哈佛 MBA); 許多 estate manager 同 PR Officer 都係大學生. 連大學畢業既社工都失業, 仲要 social work assistant 黎做乜? Accounting supervisor, 邊間 big4 有副學士新入職做 S1, A1?  教幼兒/幼稚員, 設計, 藝術創作根本唔使讀副學士, 去 IVE 就可以了.

    最遺憾的是, 賣寬頻是不需要讀副學士的. 你有一顆上進心, 面皮夠厚, 夠勤力, 中五會考考十科 (唔好問點解) 得九F 一U 去賣寬頻是肯定不會餓死. 讀了兩年城大市場學副學士的你, 以為自己掌握市場推廣技巧, 可以在 headquarter 指點兵馬, 做大旗手; 可惜失業已經半載的你, 仍然不肯紓尊降貴, 放下你副學士這杯慢性鶴頂紅, 到銅鑼灣廣場去叫人參加舒適堡健美中心.

    副學士的學士沒有問題 - 正如不能怪當年全民鍊鋼的中國人 - 是制度害苦了他們. 政府搞這 60% 的大白象來, 明為訓練人材, 實為延續自秦始皇以來幾千年的政績工程, 最後還不是苦了人民?

    浪費莘莘學子的青春, 年青人與其父母被俾政府呢個大鑊飯o厄左, 都算咧. 大家成年人, 有強姦, 無焗賭. 最過份係政府為左吸引人讀副學士, 竟然將副學士既資助安排提升至與讀學位者同級. 天呀, 你搞大鑊飯都算, 仲將佢變成人民公社? 政府此舉有如派錢食白粉. 食白粉既人越多, 要求派錢既呼聲會越黎越高 - 今日派五百, 聽日要求派一千 - 已經有人要求為副學士提供土地興建學生宿舍, 增加升讀納稅人資助既學位等等.

    香港是否真的要淪落到做茶餐廳要港大畢業等春田花花幼稚園式荒謬的地步?

    如果你想知呢單人民公社有幾百家爭鳴, 百花齊放. 各單位大鑼大鼓支持副學士, 可參閱以下文章 :

    http://www.emb.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93/review_report.pdf

  • <香港漫畫>

     


    香港漫畫已死
    .


     

    就以武林神話 無名 來說, 佢而家係天下既角色, 簡直係死唔斷氣. 情形同董廢帝後期既角色差唔多. 你想佢死, 但佢偏偏唔死, 仲要得閒無事出黎玩串個party, 講兩句賴有見地既野.

     


    馬榮成個本
    <天下>, 真係得啖笑. 自從幾年前個個無敵既釋武天走出黎, 搞亂個局 連武林神話無名都唔夠佢打, 仲唔係搞亂個局? 從這樣 老祖宗式天下無敵既角色一出場開始, 天下畫集正式宣怖走進了死胡同. 故事紊亂不堪, 雜亂無章, 就連唯一既賣點 畫功超卓, 分鏡絕核 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然, 在均衡點上, 人既邊際生產力在各項生產活動上應該相同 而馬蛇炒樓搵咁多, 俾少d 時間畫野好應該.

    但你唔好理. 據業內人仕講, 天下仍然係最好賣既港產漫畫. 天下畫集可以繼續出, 無非係有一班當睇漫畫係食飯屙屎既人仕, 每個星期好似食白粉咁俾 $14 買天下.


    香港既漫畫集過去個十年
    , 都只係食老本 即將既有既故事人物畫完再畫, 死完返生再死再返生, 情節老土, 題材十年如一日. 十年前是天下, 龍虎門, 黑豹, 海虎/武神, 黑社會漫畫. 今天也是天下龍虎門黑豹, 我亦敢講, 十年後如果作者唔死 (其實呢樣野唔係太重要), 都仍然係天下龍虎門黑豹. 前排竟然還有人夠膽死返出成廿年前既中華英雄, 並用什么數碼技術重新上色, 弄得不倫不類.

    也有人返出黑白版既龍虎門和中華英雄, 我估比新的漫畫好賣得多. 情況就像劉小慧周慧敏湯寶如既3CD 單碟價寶麗金精選碟好賣過關心研和周麗淇既總和既三次方. 古龍的絕代雙驕只能畫到一百期漫畫, 為保飯碗, 作者竟自己寫出續集來. 古龍九泉有知, 必定吐血再死一次. 當年史弟第一次接觸龍虎門, 史弟七歲, 王小虎大概十八九; 今日我再看龍虎門, 史弟廿六七, 王小虎仍然是他媽的十八九.


    本地漫畫
    , 過去十多年跟本沒有長大過.


    本地漫畫情節清一色打鬥搏擊
    , 大佬, 而家已經係廿二色紀殺人網絡咧. 十數年前還有數本週刊漫畫講鬼的 (怎努力也想不起名字), 也有名愛情漫畫 情若無花不結果”. 但時代進步, 我們的漫畫業不止沒有進步, 還在往後退. 日本的漫畫, 題材早就超越了肢體上的打鬥. 金日一, 頭文子D, 稻中, 網球王子, 男兒當入樽, 全部是香港漫畫界可望而不可及的題材. 這都不是只在日本當紅而來到香港仆直的漫畫, 他們全是在港賣個滿堂紅的題材. 我看過鄺氏那本抄襲而成的首都高速, , 嚇死人, 一架唔過廿條線既 ”, 竟然可以佔兩張 A4 . 賽車過程全部用口同旁白講 (“好快~~” “咁樣轉彎都得?”), 皆因筆者根本唔夠功力去表達. 還有肥良當年屎忽痕, 畫了五期講打籃球既漫畫. 痴鳩線, 個個手臂石頭咁大去打籃球, 完全似班武神係度打交. 漫畫仆直, 肥良仲可以屌鳩讀者唔識貨!


    當然
    , 打鬥搏擊也可以畫得精彩絕妙, 但香港既漫畫界仍沉於誇張, 力量型式表達既繪畫手法. 為彌補表達上的不足, 港式漫畫對於量化式力量情有獨鍾 : 九十九點九九九重天, 紅橙黃綠青藍紫鬥氣. 一將力量量化, 就只會像二戰時德國一樣有什么 power inflation. 招式仍然係降龍十八掌, 乾坤大挪移, 少林功夫, 排雲掌, 火雲邪神. 天呀~~~ 而當肥良此等粗獷式式繪畫方法到今日仲可以生存到, 你就知道本地對手係幾不濟 : “嘩哈哈哈哈佔半版, 大頭佔一版, 旁白佔版半, 於是乎一本三十二項既公仔書, 竟然可以得一百二十格漫畫, 即平均一版 A4 紙得四格漫畫. 打鬥劇情永遠係 AB,B轉強A原來留有一著,B又出絕招,A詐死絕地一擊然後勝出. 好悶. 你對上一次係書報攤等一本本地漫畫出版, 係幾時既事?


    我清楚記得
    , 對上次等本地漫畫, 係等許景琛街頭霸王第 39 <頭巾之秘, 昇龍之拳>. 這是我最後一次在本地漫畫找到震撼. 那時, 我只得小學六年級.


    說到底
    , 由於業界仍然停留係數十年前, 香港仍然依靠 勞力去搵食, 唔需要太多腦袋. 娛樂既需求亦不大重視思考, 讓讀者留有空間想像的時代, 於是乎本地漫畫完全於棄故事編排, 文戲弱個不堪, 構圖薄弱, 不重視以背景環境以及說話黎打造故事及人物, 最多係旁白加句 : 一看便知是個十惡不赦的壞蛋. 大佬, 你畫到d 友好似大口青咁, 惡形惡相, 貪財, 姦淫, 係人都知係奸. 好些漫畫, 背景還背景, 燈光還燈光, 這些對故事劇情有要影響既原素, 香港漫畫界都無乜點放係心上. 話某某去到咩地方, 個個 咩地方係點無乜關係, 反正對劇情半點影響也沒有. 畫公仔, 就要畫出腸來. 什么畫得不好, 就用旁白告訴你. 只希望繼續以暴力的畫面去滿足讀者, 這明顯是不合時宜的做法了.


    香港漫畫過去最叻既
    , 就係 dum 人買第一期. 黃玉郎乃最能將此招發揮光大的祖師爺. 第一期既畫功永遠最好, 最靚. 但十期八期後, 唔知你會以為係第二本漫畫, 皆因畫面實在太醜咧. 日本漫畫剛好是相反, 第一期可以極醜, 但十期後畫功及表達方法以幾何級數咁上. 十年前的龍珠, 星矢如是; 後來的電影少女 (桂正和所畫的女生正到爆), 稻中兵團如是; 到最近的狐忍, one-piece 也如是.


    老本食得好
    , 可以延年益壽. 萬一好似高橋陽一咁死唔斷氣, 足球小將仲要係綠茵場上踢波 (戴志偉晨早可以做殺手), 一場球賽畫足四年, 金漆招牌好容易打爛. 許景琛畫街霸3畫到要走佬, 黃玉郎連神兵 3.5 (第四部垃圾, 但因為第三部受歡迎, 繼續畫己完結既第三部, 於是想出這個 3.5 ) 也要畫個死不斷氣, 黑豹又夠膽死全人類失憶然後重新洗牌, 聶風和步驚雲據估計已經五百幾歲, 活係廿一世紀. 仲想點?


    漫畫己經唔可以停留係純粹俾讀者感官刺激既層面上
    . A4 平面既刺激, 永遠比不上職業特工隊加上杜比 5.1 所帶來的震撼. 香港的漫畫所需要的是轉型, 加重文戲, 多著重故事編排, 多元化的題材. 儘管我不喜歡選角 (...檸檬...做王小虎), 但龍虎門拍成電影, 我倒希望為漫畫業帶來新的機遇. 當然, 不能像外國電影般生產大量周邊物品 遊戲, 紀念品, T-SHIRT, 玩具 - 增加收入 (這才是真正的收入來源), 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當年既兵器玩具曾為漫畫界帶來一點希望, 但大家一窩蜂走去出, 一星期出九十幾把兵器, 邊有咁多武林高手? 結果咪玩謝d , 馬騮打飛機.


    諗深一層
    , 食老本可不是漫畫界獨有之惡習. 本地既足球界, 電影界, 電視界, 出版界, 全都有差不多的惡習.

     


    結論
    ? 你睇左我鳩o翕咁耐, 梗要俾d 甜頭你. 如果你有玉皇朝 (0970), 仲唔拿拿臨去 7 仔賣左佢?


    我們從來不是文化沙漠
    . 但隨著人們食老本既行為越黎越過份, 20 years from now, 香港碩果僅存既地道文化正式會消失. 那時, CD 單碟價賣戴夢夢林宛, 無人會理你.

     


    學教主話齋
    , 唔好再賴 BT .